两代人的支前故事
杜清湘袁琪
袁希珍是环县曲子镇孟家寨村人,现在已是90多岁高龄,但他身体硬朗,思维清晰,每当说起他家两代人支前的故事,总是滔滔不绝。
1936年6月,红军西征解放了曲子、环县,大部队开往宁夏,陕甘独立师上千人留守曲子,驻扎在孟家湾一带。
一天,曲子县一名领导对袁希珍的父亲说:“你家住得高,视野开阔,能不能腾出几孔窑洞让部队首长住,这样更安全些。”袁希珍的父亲满口答应。
袁希珍家有大小窑洞5孔,给部队腾出了3孔,除了1孔首长办公住宿外,其他2孔还有草窑、磨窑都铺上麦草,住满了战士。
部队入住后,大家同饮一窖水,同用一口锅,同烧一垛柴。为节省窖水以备急用,部队炊事员天不亮就到杨旗小河挑泉水做饭,战士们衣服脏了到杨旗小河去洗,晴天边洗边晒在河边草地上、石头上。
在外站岗的战士遇到下雨,衣服湿了,袁希珍的母亲就在锅上摆几根木棍,把湿衣服搭在上面,锅底下煨火,一件件烘干。袁希珍的爷爷有空就为战士们打草鞋、编筐子。
1937年,曲子县把各村中青年集中起来,成立了民兵连、排、班,袁希珍的父亲当了民兵。白天由部队教员统一训练,晚上则派大家分赴各村站岗放哨。若有敌情,战士和民兵有组织地把老年人和孩子用木梯送到各村修的堡子上。不久,曲子县政府也搬到袁希珍家临时办公,袁希珍的小爸经常给曲子联络点送信、取信。
1938年,部队提出了“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粮食自给”的口号,购买了铁锨、锄头等农具,在杨旗沟、李旗沟等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战士们与当地群众一同耕种,山上山下红旗招展,歌声、口号声响成一片。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向延安发起进攻。当年,部队在孟家寨村播种的粮食喜获丰收,曲子县动员各村男女老少抢收抢割、驮运上场,家家户户场上堆满了谷子、糜子垛。为方便打碾,老百姓用铡刀铡下粮食穗子铺在场上,与部队战士用碌碡碾、连枷打、棍棒捶。糜谷颗粒不干,就倒在老百姓家热炕上,炕干后碾成米、推成面,袁希珍的大爹组织民兵,赶着毛驴源源不断送往前线。因部队大灶需要肉食,剩余未加工的粮食,乡亲们带战士到老百姓家换成牛、羊,赶往前线。
不久,驻扎在孟家寨村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赶往前线增援,战士们依依不舍地与当地群众挥手告别。
1946年,袁希珍的小爸参了军,担任十三团司务长,不久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他忠厚老实、办事认真,多次获奖。
1947年的一天,马鸿逵部一个骑兵连与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在孟家寨村马岗子交火,二纵队沉着应战,取得了胜利。战斗结束后,袁希珍的母亲看到战士们嘴皮干裂,便拿出家里干粮,用罐子盛上水,送给战士们吃喝。当地百姓也纷纷拿出食物和水,送到战场。
当年,袁希珍与同村青年袁廷林、袁希孔、张得有、宋百礼、马占德、王致礼、郭凤鸣、郭凤川等19人组成“农民支前医疗担架队”,受西野二纵队管理调遣,跟随大部队行动。部队离开孟家寨村后,经马岗子到环县,再转战定边盐池等地。一路上,敌机天天袭扰轰炸,担架队里时有人员牺牲或受伤。
在一次参加陕西省延川县的战斗返回家乡时,大家体弱无力,衣衫褴褛。吃饭时赶到百姓家,饭后由队长统一打粮条交给户主,有时几十里路遇不到人家,大家只能饿着肚子。
1948年,在西峰、驿马的一场战斗中,部队伤亡惨重,急需担架队支援。因袁希珍在榆林支前后患病未康复,袁希珍的父亲便刮了胡子,顶替袁希珍参加了“农民支前医疗担架队”。在前线,他带领担架队,救治了不少危重伤员,受到了部队首长多次表扬,为老区人民赢得了荣誉。
曲子解放后不久,袁希珍的父亲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在老爷庙教书。寒暑假期间,他抽出时间教战士们识字、写字,战士们给他讲战斗故事。袁希珍的父亲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又把故事讲给家长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孟家湾一带人人会讲战斗故事。
1955年冬,袁希珍的弟弟袁希禄应征入伍,在部队好学上进,工作积极,一年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部队团参谋。现在,袁希珍家“四世同堂”,有共产党员14名。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郑玮通讯员崔东)为优化消费环境,近日,延川县举办“信用让消费者更放心”主题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维权意识,构建...
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