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的幸福生活 脱贫攻坚中的陕西故事 马树勤:大家信任我,我就一定要干好

陕西日报 2019-03-01 07:18 大字

本报记者王雄通讯员李鹏

揽过小工,蹬过三轮,搞过运输,在烟草公司当过临时工的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村民马树勤,回到家乡后,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他生动书写了脱贫攻坚中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开创幸福生活的奋斗故事。

“肩上的担子重了,更有干劲了”

今年56岁的马树勤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年轻时,他和其他村民一样,选择离开村庄外出打工,梦想在城市闯出一片天地。

“在外辛苦打工10多年,啥活儿都干过。”2月25日,马树勤告诉记者,2009年孩子上大学后,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家里农活没人干,他决定回家。

在城市打拼让马树勤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磨炼了意志,这成为他宝贵的财富。

马家沟自然村并入二八甲行政村后,马树勤开始担任村支部委员和马家沟自然村党小组组长、小队长。“大家信任我,我就一定要干好!”马树勤说。

从制定村规民约到带领群众搞基础设施建设、调解村民矛盾纠纷、制定村子长期发展计划,马树勤坚持亲手干、带头抓。

“村民大小事儿都会来找我,我觉得让大家一起富起来,才对得起村民的信任。”马树勤说。村民家里停电、停水找他修;到了秋收时节,他会帮村里的老人掰玉米……在马树勤心里,村子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等挣了钱,大家就相信养牛好”

马树勤的工作虽然得到了大家认可,但是村子未来怎么发展,靠什么致富,仍然是他要面对的问题。

2015年年初,帮扶团队驻村后,通过实地考察,为二八甲村量身定制了“山地苹果、沟道养殖、川道大棚、粉条加工”的产业发展规划。

“村里决定养牛,但发展初期有许多困难。”马树勤说,没有牛棚,牛就养不起来;没有专业合作社,就不能形成规模化养殖。通过到周边镇村考察学习,马树勤认为要养牛必须成立专业合作社。

马树勤开始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在他的引导和带动下,村民们对“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模式有了较深的认识,内心深处种下了“抱团取暖、攥拳发展”的种子。

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努力,勤丰合作社正式成立。2015年年底,包村单位延川县委统战部投资86万元为村民建了一座大型牛棚。

但是合作社成立之初,很多农户对合作社持怀疑态度,一部分村民认为马队长在瞎折腾,放着土地不种,偏偏搞养殖产业。

马树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知道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大家观念并不容易,他决定先从自己开始干起。

“等挣了钱,大家就相信养牛好。”当年,马树勤就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带头买了3头牛。1年后,母牛生下的小牛犊卖完后净赚7000多元。“大家看到我赚了钱,开始有了搞养殖的想法。”马树勤说。

“光景一天比一天好,不用出去打工了”

越来越多的村民有了养牛的想法,但是,贫困户却没钱买牛。

“后来,我想了个法子,联系另一家合作社,给贫困户免费租了20头种牛,贫困户只需第2年归还相应数量的牛就行了。”马树勤说,2017年,通过与任柯养殖合作社达成协议,以“租”的形式引进夏洛里种牛分到贫困户手里,解决了他们没钱买牛的困难。第2年,种牛生下的17头牛犊成了贫困户手里的“第一桶金”。

村民马树旺的牛栏里已经从最初的2头牛增加到了7头。早早就脱了贫的他开心地说:“养牛的营生不重,钱还赚得多。这光景一天比一天好,不用出去打工了。”

马树勤告诉记者,勤丰合作社与养殖户签订养殖协议,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农户采取轮流制散养,这样既避免了人员浪费,又提高了喂养效率。同时,关庄镇政府筹建了另一座大型牛棚,通过引导、协调和扶持,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做好了种牛的引进和牛犊的销售。目前,牛的数量从最初10余头增加到现在的127头,养殖户也从刚开始的零散几户到如今的19户。可观的经济效益、科学的管理模式、规范的操作流程让村民对养牛产业愈发有了信心。

“2018年,合作社一共收入20多万元,每家平均赚了1万多元。”马树勤笑着说,“2019年准备继续扩大合作社规模,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养殖产业,将牛的数量增加到200头以上。到今年年底,合作社收入能超40万元,村民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新闻推荐

延川县 别样表演话幸福

本报讯(记者程立忠通讯员曹苗苗)2月18日,延川县文化旅游集团秧歌队,带着新春美好的祝福,通过乐曲《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