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人生》真实与感动

延安日报 2018-11-11 09:43 大字

□文/马政

10月17日晚,话剧《人生》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剧院首演。虽然这是一部近两个小时的话剧,但是在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仍久久不愿离场。对他们而言,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阐述经典,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是感动和反思,他们几度落泪……

“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是当代著名作家柳青写在小说《人生》中的题记,更是话剧《人生》的演职人员最喜欢的一段台词。因为兴趣和情怀,他们想要排这样一部话剧;因为真实与感动,他们成功演绎了这样一部经典。

“我们要演《人生》了!”

2013年春,在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多次进修的张悦对话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和同事的交谈中,她发现,虽然大家多是舞蹈演员,可对话剧也有着较大的兴趣。于是,她便和一些演员商议成立话剧社。

“很多人觉得我们不务正业,不好好跳舞,搞啥话剧呢。”话剧社成立初期,张悦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可在张悦心里,他们不仅要排话剧,更要排好话剧。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他们排练并成功演出了《莲花》《霸王别姬》《沉钟》等多部话剧,受到很多观众和专家的赞誉与肯定。

把路遥的经典小说《人生》排成话剧的想法,在延安演艺集团团长王新利心中构思已久,可苦于没有合适的编剧,此事一直没有进展。

一个偶然的机会,身边的朋友对王新利说:“你要的编剧就在身边啊。”该剧团退休职工张文庭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古稀之年的张文庭有着多年的演艺、编剧经历,更重要的是在七十年代初,他曾在延川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和路遥共事过3年,对路遥和他的作品有着较深的了解。

应诺此事后,张文庭的内心是忐忑的,“《人生》是一部经典小说,地位很高,此前并没有话剧改编,而且小说中的很多东西,在舞台上没法体现,这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可他没有知难而退。

得知有了编剧,张悦万分喜悦,赶紧张罗着选定演员,并告诉大家:“我们要演《人生》了!”凭着多年对同事的了解和对经典小说的熟知,张悦心中早已对每个角色有了合适的人选。

在感动中创作

在剧本创作中,张文庭反复琢磨,延安演艺集团曾排过《人生》的歌舞剧,可他不敢去看剧本,因为害怕陷入别人的框架中。虽然对这部小说烂熟于心,可为了将剧本写得更加贴近原著,他又将小说熟读了两三遍,这才觉得自己可以写了。

“路遥是个不修边幅的人,他做事不讲究很多,劲很大,而且在他读书的时候,喜欢拔胡子在脸上蹭一下,边蹭边看书。”对于当年共事时的路遥,张文庭记忆犹新。正是因为有着很多共同的人生经历,张文庭才更坚信自己能把剧本写好。

创作的过程是漫长的,更是充满感动的。剧本中的很多细节,都是张文庭流着泪写出来的。感动自己,才是作品能感动观众的前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张文庭终于将剧本创作完成。带着剧本,他参加了很多研讨会,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有专家说:“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苹果。”

拿到剧本,作为导演的张悦便让演员们开始熟悉剧本。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演出中,张悦将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三个主要角色分为A角和B角,由6名演员分别饰演。在她看来,“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不同的人演同一个角色,会有更好的艺术效果。她将自己的构思讲给自己在中戏和上戏的导师后,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可张悦选择的一些演员之前并未接触过话剧,他们对此事有些排斥。作为主演的张薛荣、辛娜之前是舞蹈演员,对排话剧兴趣不大,张悦就给他们讲戏,并给他们介绍角色,让他们对这部话剧逐渐有了认同感。当首演后再次谈及话剧时,饰演高加林B角的张薛荣说:“我现在觉得,我就是高加林。”

饰演刘巧珍A角的高芬是在从北京回延安的火车上读完剧本的,从头哭到尾的她也深深地喜欢上了刘巧珍这个角色,在感情上有些懦弱的她,需要像刘巧珍一样把心中的爱大声说出来。

在眼泪中排戏

“演员们都是业余的,加上他们年纪小,人生阅历不足,心理上对角色的把握有些不足,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大家都有了更深地认识,排戏中多次感动地落泪。”张悦说。但为了让演员更好地在剧中爆发感情,她告诉演员们,伤心的时候一定不能哭,一定要等到情绪酝酿到一定程度再爆发。

有一次,排高加林和刘巧珍分手的戏,强烈的角色代入感让张薛荣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而且眼泪根本止不住,让排练无法继续。而为了让演员更好成长的张悦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让他慢慢消化,成长需要时间。其他演员挨个上去拥抱张薛荣并安慰他,足足10多分钟,张薛荣才缓过来。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饰演高加林A角的吴彦立身上。在一个场景中,吴彦立在舞台上背身走着,音乐在他耳畔响起:“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这一段路,吴彦立走了许久,也想了很多。出身农村的他从艺校毕业后,发誓一定要留在城市,可如果命运不这样安排,让他再次回到农村,他的生活又会怎样?想到这些,吴彦立忍不住哭了起来,而导演让他转身时,他早已泣不成声,根本无法转身……

饰演刘巧珍B角的辛娜是第一次演戏,没有底子的她深知自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每天都会反复读剧本、背台词,甚至做梦都会梦到剧中的场景。很多次,她在上班的路上,都会不由自主地念出台词,坐在出租车上,司机都觉得她有些神经兮兮。但她不在乎,因为刘巧珍的角色让她明白,任何事情做好自己的努力就好。

在剧中,高芬觉得她喜欢的人就在面前,她可以把对方当成这样的人,说出很多自己在生活中想说却不敢说的话。每一次排完戏,她都会感到一份释然……

饰演黄亚萍A角的白萌在生活中是个比较理智的人,她话不多,更很少会流泪,所以很难进入角色。为了更好地带入角色,她站在刘巧珍的角度上,给黄亚萍写了一封信,从很多细节上写出了刘巧珍的想法,让她更深地理解了黄亚萍的角色。

年纪稍长的杜蕾在剧中饰演黄亚萍B角,是众主演中的“老戏骨”。她觉得自己和黄亚萍年龄有差距,认为同角色的白萌更接近原人物。所以在戏中要演得年轻,就要在台下多学习白萌的表达方式。剧中最让她感动的是,巧珍和加林分手后,巧珍骑自行车转了三圈半,“巧珍”在台上转,她在台下哭……

这是一次人生的洗礼

话剧首演的时候,张悦在台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她害怕会辜负团里的期望,更害怕会辜负演员们的努力。话剧谢幕后,掌声和鲜花接踵而来,但所有的赞誉对此刻的她来说,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次人生的洗礼。

张悦说:“通过这部话剧,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更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这部戏很真,戏中的人很真,所以更能打动观众,让大家可以回味反思自己的人生,这是我们的初衷,我们做到了。”

张文庭说:“给他们剧本的时候,我说艺术千锤百炼,我不一锤定音,你们可以改,可以用你们更好地方式表演。他们成功了,把七八十年代的事,用现代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出来,让观众在品味剧情的同时,有了更好的视觉享受。”

因为这部剧,让张薛荣喜欢上了话剧,通过对高加林的演绎,也让他认识了一个新的自己。他说,感觉自己成熟了,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

吴彦立现在逢人便推荐这部话剧以及小说《人生》,从前的他对现在的生活有些抱怨,可在真正体悟“人生”后,他觉得自己变了。他不再对生活抱怨,领悟到人活着不是出气,而是争气,路要一步步往前走,付出总会有回报。正如他喜欢的一句台词:“我想让这撅把把我这烂手再拧好!”

“加林哥,你不知道我有多爱你。”“尽管我爱你爱得要命,可我知道我配不上你。”一段段让人心酸的台词,是高芬在舞台上对自己生活最好的表达。她说:“我知道自己也要勇敢,只是我还没有做好准备……”

单纯、真实、只想把事情做好的辛娜,一直在按导演的要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但这段时间的表演,让她和刘巧珍的角色交织在了一起,她依旧会喃喃地说:“加林哥,你要记住,这一辈子,只对我一个人好。”

在白萌看来,剧中刘巧珍能对高加林说出那句“我看见你比我大我妈都亲。”需要很深的爱,这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但她不认为黄亚萍抢了高加林是错的,因为亚萍也有自己追求幸福和浪漫的权利。这些天的表演,让白萌心胸开阔了很多,也让她明白,生活中不该计较得失,对人对事要有更包容的心态。

杜蕾说:“现在,我更明白对待生活要积极向上,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尽量想全,想周到。”

话剧《人生》在首演两场后,由于版权等多种原因,巡演和大规模演出一直未进行,但对导演、编剧、演员以及看过的观众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人生”体验。而对于更多更多的人来说,便有了更多的期待……(本版照片均为剧照)

新闻推荐

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延安举行 深度挖掘非遗资源 保护好、传承好延安优秀传统文化

华商报讯(记者赵雄韬贺秋平)10月29日至11月1日,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延安(国家级陕北文化生...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