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用受那熬煎了!” ——王女脱贫记
“哎呀,把病治好了,可高兴了,再也不怕了!”当记者随机走进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高家圪图村贫困户王女家中,询问她家情况时,58岁的王女拍着手脱口而出:“再不用受那熬煎了!”
王女是个麻利能干的陕北农村妇女,性子直、嗓门高,和丈夫高世荣生育了两个儿子。这一家本来可以过上幸福的日子,但十多年来,疾病却给她和她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王女患过子宫肌瘤和糖尿病,但就是这常见的疾病,也曾把王女一家拖入贫困甚至崩溃的边缘。
坐在干净整洁的窑洞炕边,谈起早年的经历,王女苦着脸连连摇头摆手说:“那些年可受够了那弯弯罪咯……”
15年前的夏天,王女腹部疼痛,那时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限,小病扛、大病拖是常事。疼得受不了时,家人送她就近找了家个体诊所,结果导致误诊,血流不止。家人当即把她送到80公里外的延安市,随后高世荣又赶回村里筹集医疗费。家里的亲戚普遍不富裕,也都劝高世荣说王女这个样子没救了,不如不治,否则人财两空,不肯借钱。
走投无路的高世荣只得找到高利贷放贷者,在写下了“种大棚、养猪还债”的借据和保证书,并有保证人签字的情况下,借来了月息两分、利滚利的两万元高利贷。
王女得救了,但高利贷却压得这个家喘不过气来。全家人辛苦了两三年,终于把钱还是还上了。
“你可把这个家坑苦了!”丈夫随口一句埋怨的话,深深刺痛了王女的心。“那时老公在外跟人说好话,俺就在家哭。”
不幸的是,2010年,王女又生病了,这次她不敢说,怕又拖累家里,一直都独自扛着,结果到2015年,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她神经受损,完全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瘫痪在床,成了个“废人”。这个家庭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病情连续发作抽搐后,家人把她送到了20多公里外的延川县人民医院。
这一次,在医院医生的帮助下,王女一家再也没有借高利贷,一万多元的住院费在新农合和大病救助政策兑现中几乎全部报销。出院后的王女,每个月还能从医院领取到800多元的免费治疗药物。3年多时间来,王女家接受国家的医疗救助费用共计4万多元。
王女的糖尿病很快得到控制,劳动和生活能力也全面恢复。夫妇俩带领两个儿子搞起了3间大棚,种起了香瓜和蔬菜,一个大棚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王女还被安排在村里的护林员公益岗位工作,一年有一万元的收入。
2016年,这个家庭主动要求摘掉贫困的帽子。
延安市在脱贫攻坚调查中发现,疾病是当地贫困增量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2017年,延安市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基本实现4个100%,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100%参加大病保险,市域内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实现100%全覆盖,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基本达到100%。
“我生病后,村里的干部和医生隔三岔五上门来。紧急的时候打个电话,流动医院车就来了,他们又不挣我的钱。”王女说,“我这命是党和政府救回来的,真想磕个头!”
“过去最怕上医院,现在有病就上医院,再也不用为钱熬煎了。”说话间,王女开怀大笑。
窑洞的墙上,挂着高世荣和小儿子特意在脱贫后照的艺术照,欢笑布满父子两人的脸庞,和几年前的旧照形成了鲜明对比。
沈虹冰 梁娟 张斌
新闻推荐
近日,延川中学组织师生徒步前往延川县郭家沟路遥故居,开展了以“走进路遥故居传承路遥精神”为主题的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