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葡萄栽满川日子好甜蜜 通讯员 李鹏 本报记者 方大燕

延安日报 2017-10-09 18:43 大字

张凤新查看葡萄长势

金秋时节,在延川县杨家圪台镇稍道河村里,不少村民正在自家院子的葡萄园里忙活着。葡萄园的道路旁,一处小型停车场初具雏形。

“我们村的葡萄用的全部是农家肥。葡萄个儿大,酸甜度也刚刚好。”在路边的销售点上,村民梁永俊高兴地说,一边把葡萄装进篮中准备售卖。在稍道河村,梁永俊是大伙儿公认的致富带头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他饲养了近100头猪,种植了5亩葡萄,2015年成功脱贫。如今,他年收入已达8万元。

“现在政府的政策就是好!不但帮助我们制订产业发展规划,还修建了停车场和销售点,扶持大家办起农家乐。加上葡萄采摘园,以后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劲儿了!”提起现在的生活,梁永俊喜上眉梢。

“今年我们村在发展葡萄采摘园的同时,让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村上旅游发展。”稍道河村第一书记冯呼呼说。

稍道河村是延川县杨家圪台镇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依山而建,河岸两边都是石头,方言称为“石稍”,村子因此得名稍道河。过去,该村没有主导产业,是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无规模、无特色、无前景的“三无”村,村民们只能依靠零碎种植及外出打工养家,出村道路也只有一条“标配”的山村土路。贫困、落后是不少人对稍道河村的印象。

近年来,该村以党建领航、产业促脱为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精准脱贫中心工作,结合村、户实际和发展产业、移民搬迁、劳务输出等脱贫措施对号入座,在传统的苹果、养殖产业基础上,坚持“一村一品”葡萄特色产业,形成了“两塬”苹果+养殖的发展模式,采取“一沟”发展苹果+养牛,“一川”发展葡萄+养猪的产业格局,逐渐形成了以果带畜、以畜提果、果畜结合的循环产业模式。

以“一川”为例。2016年,在村上党员葡萄种植大户的带动下,该村新种植葡萄100亩。在建设中,村子安排专人调苗、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栽植,并通过整合扶贫资金,每亩补助1200元,为贫困户发展葡萄产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政府给村民们装了防雹网,更换了水泥杆,销售点也马上就建好了。现在全村共有200亩葡萄销售不用愁,大伙儿的光景是一天比一天好!”谈起村子现在的变化,正在葡萄采摘园摘除枯叶的张凤新笑得合不拢嘴。作为老村支书,如何带动村民致富,是他最操心的一件事,通过土地流转,他把一些在外打工和无劳动力家庭的零散土地集中起来,用来种植葡萄,去年一年,光靠这项产业,就收入了13万元,预计今年能达到15万元。

“我估算着葡萄两年丰收后,每亩能产1500公斤,可以卖到1.5万元。”张凤新说,一年算下来,光是依靠种植葡萄这一项收入就比外面打工挣得多。现在,不少原来在外打工的村民都打算回村发展了。

“我们努力争取到‘十三五\’末让全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让现有的21户贫困户如期脱贫迈入小康生活,日子会越过越甜。”说起未来,冯呼呼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省中小学延安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在延川启动

华商报讯(记者贺秋平)9月26日,由省教育厅,延安市委、市政府共同组织开展的陕西省中小学生延安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延川县梁家河村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高晶华出席并讲话,延安市人民政府副...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