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路我家门前过 幸福生活在招手 本报记者 郑鹏 通讯员 赵力

延安日报 2017-09-14 16:42 大字

延川县大禹街道办范家坬村和榆林市清涧县任家山相接,是沿黄观光路延安段的起点。延川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杨东林向记者介绍说,沿黄观光路在延川县境内有76.5公里,穿越大禹街道办、延水关镇以及乾坤湾镇,惠及27000多人。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范家坬村。快到村子时,首先看到路边竖着的“范家坬红枣采摘园”的牌子,牌子后面是刚刚推平的停车场。一进村,记者就遇到了正在红枣园里锄草的村民白志成,白志成今年60多岁,有20亩枣园,4个孩子。现在,他的两个儿子在西安打工,两个女儿也已经出嫁。谈及沿黄观光路,白志成非常高兴,他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去一趟县城得两个多小时,现在只要半个小时就到了,路刚通车他就给在西安打工的两个儿子打了电话,告诉他们现在村里通车了,回家容易多了,他们也非常高兴,还说过两天就开车回家看看。

“采摘园建好后,凡是到我园子里采摘的游客,尽管敞开了吃。在园子里吃不要钱,摘下的枣按重量算钱。”说到红枣采摘园,白志成更是充满了信心,“我还在枣园内套种了芝麻和红薯,都是无公害的,游客需要也可以采摘。”范家坬村第一书记高艳告诉记者,范家坬村位于榆林和延安交界处,是沿黄观光路延安段的北大门,全村有103户324人,共有枣园1300亩,家家都有枣树,非常适合发展红枣采摘业,下一步村上还打算在村口修建凉亭和卫生间等。

在距范家坬村3.5公里,紧挨沿黄观光路的眼岔寺村,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门面房进行施工改造。在这里开了七八年店的董世云告诉记者,这是沿黄公路通车后大禹街道办对村上的临街门面房进行的改造,此次改造村民基本不用花钱。董世云说,他除了经营一家小商店外还开了一个农家饭馆。由于地处偏僻,以前一年只能挣1万多元,沿黄观光路通车后,他发现来他这儿买东西和吃饭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前几天西安的一个摩托车队从这里经过,还在村上住了一晚。“人最多的时候是9月3日,饭馆一下子来了几十人,恰好厨师不在,这几十人只能吃泡面,那天光方便面就卖了不少。”通车后突然增多的人流让董世云意外之余,更多的是高兴。

采访快要结束时,高艳热情地向我们发出邀请:“等到国庆节的时候,我们村的枣就全部成熟了,到时候欢迎你们来我们村摘红枣。”

新闻推荐

3000元存款误输为3万元 法院调解储户返还多余款

华商报讯(记者贺秋平通讯员张英贺凌男)银行工作人员误将存款金额输错,储户却拒不返还。9月6日,延川县法院成功审结一起因银行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储户存款变10倍引起的不当得利纠纷案。在法官的耐心...

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