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在黄土地上流淌 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支教扶贫队支教延长县故事
?●高翔给学生们上信息课
?●李抗抗给孩子们上科学课
孩子们的玩伴周永刚
?●方迪的英语课堂
马源带领小朋友进行睡前洗漱
?●王直朴(左一)同练习腰鼓的孩子们合影
通讯员 贾寰 宋承远 本报记者 南卫东 常青
在延长县七里村街道呼家川完全小学、罗子山镇中心小学、雷赤镇南河沟完全小学,活跃着一支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青年支教扶贫队。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感染着当地每一位孩子,他们说,只要有需要,支教将会一直延续下去。600多个日日夜夜,9名支教队员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良友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听听他们之间的故事。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高翔老师在国务院国资委工作,来到呼家川完全小学后,便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电脑达人”。他修复了学校机房的33台电脑,将信息课重新开展了起来。学生们从信息课里找到了乐趣,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有一天,一个学生跟高翔说:“高老师,有好多学生偷偷去机房玩电脑。”由于之前电脑无法使用,所以机房没有上锁,现在电脑修复好了,很多学生去了机房都是在玩游戏,在了解到情况后高翔便给机房上了把锁。又过了两天,又有学生反映,谁谁又去机房玩电脑了。高翔去机房检查了一下,发现门把手被拧掉了,窗户也有攀爬的痕迹。
“有的老师建议严惩学生,我仔细想了想,觉得堵不如疏。”高翔说。他自己花了几天的时间,开发了一个程序,电脑运行后自动运行程序,给学生出题,题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等内容,每次的题都不一样,学生必须正确答对十道题后才能进入系统,如果答错,系统还会自动增加题目。
程序开发好以后,高翔把程序安装到机房的每一台电脑上,然后每天晚上去检查历史记录。有意思的事发生了,第一天,有学生在英语题目上连续答题错误,系统题目增加到了四十几道,学生最后选择了放弃;第二天,有学生带英语课本进机房,但卡在了数学题上;第三天,有学生不但带了英语课本,还带了笔和草稿纸,但还是卡在了信息课相关知识上;第四天开始,陆续有学生找高翔问问题,问的正是电脑里的题,他知道学生肯定晚上偷偷去玩电脑,但没有说破,而是详细讲解了解题方法。
同时,高翔根据各个年级设置了不同的题目,让孩子们带着兴趣学,带着目的学。如今,孩子们学得开心,也学得扎实,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从今年5月份开始,孩子们喜欢的高翔老师,又去罗子山镇中心小学支教,更受到了当地孩子的欢迎和喜爱。
最厉害的葫芦娃
周永刚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工作,2019年9月在呼家川小学支教,支教以来他就是学生们的开心果。“如果你不真实地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可能永远都发现不了他们的美。”他说。
一年级有个叫小海的学生,家境清苦,但命运仿佛总是喜欢欺凌弱小,年幼的他自小右手先天性骨头错位,生活学习只能用左手完成。初识小海,是去年九月的一个清晨,孩子们都在欢快地做早操,唯独他一动不动,周永刚注意到他,便上前轻拍了几下他的肩膀。
“小朋友,你咋不做操呢?”小海默不作声。
“活动活动,热热身。”周永刚柔声说道,小海还是一动不动。接着,两行眼泪就落了下来。脆弱、敏感、胆小构成了周永刚对他最初的印象。
从此,周永刚每次面对小海,都会倾注多一倍的关心,正是这无数次的亲切问候,无数个温暖的眼神,无数句鼓励的话语,最终悄然化作滋润小海成长的涓涓细流,让他变得阳光自信。
一个月过后,支教队开始了正式周末家访活动,周永刚同队员们一起来到了小海的家。
“周老师,周老师,快来。”寻声望去,只见小海站在高高的土堆上扯着大嗓门喊,笑嘻嘻地冲支教队员们摆手。
“周老师,你来。看我的宝葫芦。”小海神秘地拽了拽周永刚的裤管,从盒子里拿出一件东西。
“我种的,厉不厉害,我就是最厉害的葫芦娃。”说着,小海露出了傲娇的小眼神。
小海的父母对周老师有说不出的感谢,“孩子性格变化特别大,活泼开朗了不少。”这一天,支教队员们同小海的家长聊了很多关于孩子学习、生活的事,临走时小海又把老师们送了很远,才挥手离去。
回去的路上,周永刚思绪万千,小海的变化让他特别开心。周永刚说:“只要用心,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看似柔弱的个体都蕴藏着自信乐观的强大能量。”
小黑脚变成小白脚
来自中直机关的马源老师,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学生宿舍查寝的情景,刚一推开门,一股脚臭味扑面而来,孩子们透过被子缝怯生生地的望着他。
“你们洗脚没有?”他问道。
“没洗。”“没带洗脚盆。”孩子们嬉皮笑脸,争先恐后地承认错误,有的还故意把小黑脚伸出被窝,在马老师面前荡来荡去。
“味道这么大,你们是怎么睡着的?”
“哈哈,老师,像我们这样,把头蒙到被子里,过一会儿就闻不到啦,保证你一觉睡到天亮。”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分享着经验。
“一定要培养出孩子们的好习惯。”他暗暗下定决心。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马老师便开始了寻根问源。原来孩子们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家长没有给他们准备洗脚盆、拖鞋等生活用品,更不要提换洗的袜子了。一下晚自习,学生们全部涌到宿舍,睡觉前的洗漱单靠生活老师根本照看不过来,他们自己又不敢接热水。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二天一下晚自习后,马老师便和几个支教队员拿着一叠盆,把孩子们堵在了教室门口,为每个学生发了一个新的洗脚盆,一块肥皂,指挥他们排好队,为他们打好洗脚用的热水。
从此,马老师每晚睡觉前,就来到学生宿舍,陪小朋友们一同刷牙、洗脚。一边用热水泡着脚,一边听孩子们讲这一天里有趣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小黑脚慢慢变成了小白脚。一段时间过后,他还把高年级的同学们组织起来,帮助低年级的同学接热水。很快,小朋友们都养成了睡前刷牙洗脚的好习惯。
“和小朋友们一起洗脚,帮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成了我支教生活中一段宝贵的记忆。现在,每次查寝,孩子们都期待着在睡前,能听我给他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呢。”马源高兴地说道。
众人帮扶“站”起来
李抗抗在中国气象局工作,也是在呼家川完全小学支教,后又隔周到南河沟完全小学送教。他回忆道:“第一天踏入校园时,孩子们都在宿舍午休,炎热的操场上有一位母亲,正搀扶着一个男孩一步一步向前走。两人的身高所差无几,那位母亲头发上的银丝清晰可见,额头上沾满了汗珠,却也顾不上擦去,那幕情景至今让我不能忘怀。”
原来李抗抗所说的这个男孩叫小麟,今年13岁,出生在延长县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患有先天性脑积水,压迫神经导致双腿瘫痪,自小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但病情未见好转,而家境却因此更加贫寒。为了照顾儿子,母亲陪着儿子走进了校园,五年多来和儿子同吃、同住、同上学。
当时,李抗抗被眼前的小麟母子深深触动,快步走上前去,一把搀扶起小麟,对他的母亲说到:“大姐,我来,您歇会。”于是,他们三人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在校园里走着、聊着。
“这孩子站不起来,自小被人瞧不起,我就希望孩子能上学,上大学,将来用头脑让自己站起来。”小麟的母亲斩钉截铁地说。
“这位农民母亲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但她希望下一代能够上学,就是希望摆脱长期的贫困和落后。”李抗抗动情地说。
母子俩的事很快在李抗抗远在北京的单位传了开来。2019年10月开始,中国气象局众多爱心人士“众筹”每月2000元,设置了扶贫公益岗,雇佣像小麟母亲一样的,2名残疾学生家长打扫校园卫生,帮助她们解决了因蹲守学校照顾孩子而无法外出打工赚钱的难题。
众多好心人的关心,让小麟非常感动,他说:“我一定好好学习,以回报母亲和社会热心人的关爱。”
不断进阶的英语课
方迪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工作,对于支教他曾说:“作为一个语言研究者和曾经的大学英语专业教师,从未感觉教小学生英语是一个挑战,直到来到呼家川小学。”
2019年9月,方迪第一次走进呼家川完全小学,走进四年级教室,开启了他的小学课堂首秀。
“走上讲台,看到全班40多个孩子充满期待的眼神,我竟感到一丝紧张,毕竟没跟这么小的学生打过交道,不知道该说什么,怎么说。”方迪说,“我能明显感觉出孩子们对于听、说的生疏,英语学习中只是借助汉语、填鸭式学习,即便是后来我了解到一些英语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也是如此。”
方迪想着要改变这种局面,从课堂上的自然拼读、英文挂图,到课后辅导个别孩子的临时课堂,再到课外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补充英文绘本、中外学生在线交流……他尝试用各种方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慢慢地,主动背单词、背课文、问问题的孩子增多了,作业的完成效率和质量越来越好,英语成绩也从期中考试的90分以上一人、十几个不及格,提高到期末的6个100分,16个90分以上。
疫情防控期间,方迪的英语教学没有停下,利用直播课在线与学生们互动交流。在复学复课后,他同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全班学生满怀期待地开始了新的英语学习课程。
腰鼓传递师生情
王直朴在中国工商银行工作,2018年9月,是这支青年支教扶贫队最早来到呼家川完全小学当老师的。在学生们看来,他是一个非常乐观、充满爱心的大哥哥。他经常联系社会爱心资源,为学校的孩子们带来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今年5月初,王直朴同往常一样,为常驻黄河岸边的罗子山小学支教同事送去生活物品,突然想到,要教这里的孩子们打腰鼓。说干就干,他利用送物资的机会,开始教孩子们打安塞腰鼓。令他感动的是,在烈日下,孩子们踩鼓点、扬手腕,没有一个喊过累。学腰鼓的过程中,没有牛皮大鼓,他带着孩子们一起扯着嗓子喊节奏;缺少腰鼓鼓棒,就用红丝带剪成段来替代。
“每一次红绸扬起,与蓝天绿树鲜艳相映,加上大开大合的舞姿,一番酣畅淋漓的场景,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更是高兴。”王直朴说。
由于疫情的原因,孩子们已经很久没有参加过集体体育活动。这一次,学习打腰鼓,孩子们特别开心,学得特别专注,几堂课下来后,大部分孩子就学会了5个基本腰鼓动作。
更让王直朴没有想到的是,打腰鼓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还帮一些孩子树立了自信心。“有个叫小雨的孩子,周末他总帮家里放羊,不写作业,成绩一般,常挨批评,慢慢地在同学面前没有自信。但练腰鼓时,因为小雨跳得好,我安排他给同学们示范动作,让学得慢的同学向他请教。那一次,我见到了这个孩子从未有过的开心和自信。”王直朴说道。
教打腰鼓是王直朴支教经历的一段缩影。他说,支教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孩子知识,还在于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引导孩子们养成更好的习惯,乃至于影响孩子们的内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魏建军)近日,记者从陕西省人社厅了解到,5月11日至5月15日,“百日千万行动陕西高校毕业生系列——离校未就业高校毕...
延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