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耐心调解 兄弟冰释前嫌

西部法制报 2019-11-21 00:57 大字

巡回庭审现场。

王延峰刘全亚

近日,延安市延长县人民法院巡回开庭,成功化解了一起冲突激烈的相邻通行纠纷,有效维护了和睦的邻里关系。

通行受阻

原、被告本为同村亲叔伯兄弟且毗邻而居,原告一直经过被告家承包的硷畔地出行,到达自己家的承包地,两家人多年睦邻友好,相安无事。可是,2019年2月却发生了一件打破原本和睦气氛的事情,被告因修建自家院墙阻断了原告一直通行的田间路。原告因无路可到达承包地,到村镇反映情况,经镇政府工作人员几次协商未果后,遂将对方起诉至法庭。

兄弟失和

延长县人民法院主审法官宋洁受理案件后,认真分析了案情,认为像此类的农村相邻关系,背后有家族和熟人,若处理不好会影响和谐稳定。于是,宋洁向主管领导白智如请示入村进行调查。随后,白智如和宋洁来到该村,通过勘察现场并与村主任谈话,了解到原、被告相邻而居,目前原告出行必须从被告的承包地经过。于是,法官向当事人双方释明法理,谁知正当法官开展调解之际,原、被告及其家人因一言不合,开始互扔石块。

控制住打架场面后,为了避免矛盾升级,法官的调解工作只能就此作罢。不过,此次进村也有所获,法官找出了双方的症结所在,有了新的调解思路。

开庭审理

10月9日上午,延长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相邻通行纠纷。庭审中,被告辩称,争议土地本为集体组织承包给被告的土地,并非公共的人行通道。之前,被告为方便原告到其地里,专门让出了一条小道,后因建房需在自己的承包地上修围墙,就阻断了这条小道。

原告辩称,因小路被阻断,无法到地里,耽误了生产生活,才要求恢复原状并要求被告赔偿损失。

接下来,主审法官认真核实了双方承包地的坐标、走向及相邻地界情况,并依据上次查看现场的结果,从亲情的角度提出被告为原告重新开辟一条人行小路的方案,但原、被告并没有对“让出几米、怎么让”达成一致意见。

巡回调解

为了落实司法为民宗旨,减少当事人诉累,同时考虑到该案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11月6日,延长县法院将法庭设在了交口镇某村,在县人大代表的见证下,再次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相邻通行纠纷。

有了前两次的铺垫,庭审比较顺利。庭后,白智如副院长、主审法官宋洁与原、被告一起来到争议地里,法官将法理一一说透,最终,双方当事人不计前嫌,达成一致协议:被告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留出1米宽的田间道路,让原告到达其承包地。

当天,在细雨中,原、被告和村主任、县人大代表、法院副院长、主审法官共同参与丈量土地,为原告开辟了新的田间小道。至此,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该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新闻推荐

仇莉:恬淡中演绎精彩

●仇莉(左三)下炮点进行人影安全检查本报记者王婷通讯员肖旭为了自己钟爱的气象事业,她背井离乡,从甘肃来到延川,在这一奋...

延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