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乡村 富了乡亲 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蝶变记
本报记者 乔建虎 通讯员 贾寰
“现在路修宽了,自来水接通,道路两边种上了格桑花,村子干净美丽,我们贫困户也有了大棚产业,日子真是越过越好。”近日,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贫困户郑志亮高兴地向记者讲述村上发生的变化和亲身感受。
瓦村是延长县黑家堡镇的一个川道村,过去,该村是远近有名的后进村、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该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如今的瓦村,已由过去软弱涣散村变成先进典型示范村,由过去的贫困村变成了产业大村,由过去的脏乱差村变成美丽宜居村。
产业兴农民富
“瓦村西瓜,不甜不要钱……”在公路两旁的树荫下,瓦村贫困户刘振斌正在自己摆设的小摊前吆喝着。
40多岁的刘振斌一家4口人,妻子智力残疾,女儿患有癫痫,长期需要人陪护,无法外出打工,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2015年,刘振斌被评为贫困户时,家里年收入还不到万元。
“日子过得苦,那会儿我都快没心劲咧。”提起往日的生活,刘振斌说。
要脱贫就要有信心。在包扶干部的关心和鼓励下,刘振斌的思想开始转变,重拾信心务大棚。“那会县上为村上新建一批大棚,每米4元,我承包一座,种延长西瓜。”刘振斌说。
为掌握西瓜种植技术,刘振斌经常向技术员和有经验的种植户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放水、施肥、栽苗、打药、缠蔓等管理技术,不多久,他就掌握了技术。
农闲之季,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喂猪,去镇上打零工补贴家用。
2016年,刘振斌家庭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
“刘振斌本人勤快,种大棚用心,经常早出晚归,尤其是缠蔓点花时,常忙到半夜才回家。如今,他家一年纯收入已达到7000多元啦。”瓦村第一书记李健感慨地说。
2017年,刘振斌被评为市上的“脱贫之星”。
刘振斌的脱贫故事是瓦村脱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瓦村坚持“长短结合”产业发展原则,利用“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走出一条以棚栽、苹果为主导,养殖为补充,主副业同步的脱贫路子。
尽全力促增收
在瓦村,说起王秀琴,人人都竖起大拇指,50多岁的她是村上有名的短期产业养殖巾帼模范。
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猪娃子是免费发的,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哩,再不抓住机会好好干,日子怎么能好起来。”
2016年到2018年,王秀琴每年养殖肉猪8头,最多的时候,家里的小猪圈里竟存栏19头猪。如今,通过养猪,王秀琴家庭纯收入超过2万元。
提到现在的收入,王秀琴高兴地说:“虽然忙点,但真心高兴。”
目前,该村像王秀琴一样,通过养殖猪、牛增收的群众还有很多。除了这笔收入,瓦村还通过土地流转,引进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农户从中收取土地承包费,每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3000元补贴,持续20年。
53岁的贫困户冯学贵喜欢到山上转一转,看着光伏发电场,他心里美滋滋的。光伏发电项目,让他家的6亩荒坡地重新焕发活力,每亩地每年还能收取400元的租赁费。
在瓦村,和冯学贵一样从光伏中受益的农民有30多户。
更让村民高兴的是,村上还计划打造集矮化密植示范园与小水果采摘园为一体的休闲观光产业园区,千方百计地拓宽村民收入,尽全力为村民谋幸福。
新闻推荐
4月19日,面对由“各自父母、妻儿期盼的眼神”组成的“全家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横山魏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二十多名即将下...
延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