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红薯卖出猪肉价 记延长县火焰山红薯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毅
●冯毅(左一)正在查看红薯嫁接情况
通讯员 贾寰 本报记者 雷荣
今年42岁的冯毅是延长县火焰山红薯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自2010年合作社组建以来,凭借自己的那股韧劲和钻劲,不断研发、打造品牌,先后带动600余户贫困户发展红薯产业,带领家乡父老共同走上了一条红薯致富路。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合作社在短短几年间不断发展壮大,获得陕西省优秀合作社荣誉称号、延安市商标引领品牌建设使用贡献奖,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也多次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
现如今,“火李湾”品牌红薯已成为陕西省著名商标,畅销于国内各大城市。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冯毅出生在黄河岸边一个偏远的小村庄——下鲁村,家境贫寒,自幼受父母言传身教,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他性格坚强、干事踏实、与人和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初中毕业后冯毅就选择外出打工学艺。
“那会条件差,看到父母那么辛苦,心里很心疼。”冯毅回忆,“当时年龄小,刚到社会上啥也不懂,我就知道自己能吃苦,肯定会学到东西,有好结果的。”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切都是从零起步。经人介绍,冯毅跟着师父开始学习加工铝合金门窗。看似简单的加工,冯毅不知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受到多少责备和训斥。在踏实学习、坚持练习后,冯毅独自完成了一件成品加工。“当时那股高兴劲我现在都记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靠自己的双手拿到人生中第一笔工资时,冯毅悄悄地把钱寄回了家,也萌生了一个想法:一定要担起家里的“担子”。
干出名堂回乡创业
俗话说,“好事多磨”,冯毅在加工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从打工仔变成了小老板,成立了自己的加工公司,带领好多乡亲学习门窗加工,虽然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但他心里始终装着一件事。“这些年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外出打工的不容易,看着村里人在外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也挣不了几个钱,我就觉得自己不能安于现状,我要回家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家致富。”说到心事,冯毅一脸严肃。
2010年,冯毅回到下鲁村,决定在家乡创业。
创业需要找好项目。“两口人、种植两亩红薯、打零工……”冯毅广泛征集民意,每天晚上,趁乡亲们收工回家,他就拿着自己的记事本,挨家挨户地走访,了解每户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今后打算。每一户的情况都清清楚楚地写在本上,记在心里。通过走访,冯毅发现村民依靠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红薯。“红薯都是当地老品种,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胶泥土更适合这种老品种红薯生长,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这红薯口感就是独特。”家乡红薯的那股特别的味道,冯毅记忆犹新。
确定了发展项目后,冯毅又在基地建设、技术创新上下起了功夫,多次奔赴山东、河北、郑州、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取长补短,研究红薯种植技术,寻找市场销路。结合当地农民生产习惯,研发出了红薯苗种植一体装置和简易挖红薯装置两项专利技术,打造出了“火李湾”品牌。
带领家乡父老共致富
难舍故乡味道,更难舍村民乡情。在自己事业做大的同时,冯毅通过“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扶持664户贫困户发展红薯产业,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针对农户缺少资金、技术等难题,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为农户提供统一、优质的服务,合作社建有专门的育苗基地,既保证了红薯品种,也提高了育苗率,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在农资上给予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合作社还积极帮助贫困户卖红薯,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发展好产业,增加收入。现如今,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已经辐射到周边各个村子。
在冯毅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成长起来,火焰山红薯现在已卖到了13元一斤,匹敌猪肉价格,合作社的269户社员人均收入早已突破万元。农户们乐了,冯毅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进行时 延长县: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加快贫困人口致富步伐
新一轮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延长县紧盯全县整体脱贫目标,全面改补问题短板,一手抓脱贫退出,一手抓当前推进,扎实推进年度减贫计划...
延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