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彩照 李春迎和他的艺术梦 通讯员 齐祥银 本报记者 高娜

延安日报 2018-05-11 15:15 大字

李春迎进行石版画创作

近日,在市总工会四届六次全委会上,由市旅发委推荐的延长县民间石刻艺术能手李春迎被授予首届“延安工匠”的称号,他同时还被授予延安“五一劳动奖章”。

李春迎是延长县安沟镇瓦石头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自幼喜爱美术,虽然仅有小学文化程度,但精通于国画、剪纸和书法,尤其擅长刻篆体字,进行石版画和石雕创作。

“宁缺毋滥”是李春迎的一句口头禅。他说,自己宁愿花费半个月的时间去创作一件称心如意的作品,也不愿在一天之内粗制滥造出几件劣质作品。28年来,他凭着不懈的执着和努力,为自己赢得了延长县“石版画第一人”的美称。

1976年,李春迎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困辍学在家,开始帮父母下地务农。但在他的内心,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白天,他借着和父母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休息间隙,“贪婪”地观察着周围的花鸟鱼虫;晚间,一过晚饭时间,他就借来兄弟姐妹的铅笔和纸,将白天记在脑海里的画面描绘在纸上。屋里屋外的东西都成为他笔下的素材,他画家具、画农具、画人物,笔下的作品全都惟妙惟肖,像是用照相机照下来的一样。

除了画画,李春迎还学会了剪纸。每到农闲时,同村的婆姨们都会聚在一起纳鞋底、绣鞋垫、剪红纸。这时,李春迎就会待在旁边认真观察。只看一遍,他拿起剪刀就能剪得有模有样,村里人都说,李春迎是个学啥会啥的“天才”。

16岁那年,李春迎跟着父亲一起去县城赶集,置办农资。当他路过一个书摊时,一本书皮发黄的书籍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本篆体书,上面的文字像是有一种魔力,让我一见就非常喜欢。父亲一看我要买一本篆体书,当时怎么都不同意。”李春迎回忆说,后来自己哭着站在书摊前就是不肯走,父亲这才无奈地花了三毛钱,给他买了那本书。

拿着来之不易的“宝贝”,李春迎爱不释手。按照书中的白话文注解,他开始吃力而又“贪婪”地学习和临摹。就这样,一直到结婚生子,李春迎仍然一边种地养家糊口,一边继续搞他的艺术“副业”。

1989年的一天,李春迎去市上办事,正好碰到一个艺术品展览。在这次展览上,他无意间看到了石版画。“石头上也能画画?”李春迎大为惊奇的同时,也催生了他向石版画艺术“进军”的念头。之后,李春迎毅然拿起了凿石头的工具,开始进行石版画创作。那时,他已经是4个孩子的父亲。

艺术是为群众服务的,李春迎深知其中的道理。身为农民的他,不愿向命运低头,不愿意一辈子就这么生活下去。“我想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石版画创作上有一番作为,把它当成一份事业,创作出更多的石版画作品。”

4个子女成家立业后,李春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石版画上。目前,他的石版画和石雕作品已有200多幅,素材全部来源于生活,反映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村社会变革、城乡面貌变化以及延长本土文化。另外,还有不少反映诚信、文明、友善、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

李春迎告诉记者,艺术是相通的。他之前十几年的画画以及剪纸、刻篆体书法等功底,现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说,要画好石版画,除了要精选石材、构思创作之外,还得有非凡的耐力。细看李春迎的双手,他手上的老茧明显比其他农民厚得多,那正是长期手握钢刀和画笔留下的“记号”。石版画创作极其费时费力,一件尺寸大的作品往往要花费艺人近一个月的时间。别看这一个个普通的石头片儿,经过李春迎的创作后,个个龙飞凤舞,活灵活现,且都价值不菲:一个石笔筒售价500元,他的得意之作石版画《陆一井》更是在5000元以上。

如今,李春迎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艺人”,有不少游客和媒体都慕名而来,实地观赏和拍摄李春迎的石版画和石雕创作。目前,李春迎的10余件石版画作品已被延长县文化馆收录在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

新闻推荐

西安青年科技之星人选、第六届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奖 获奖人选及第六届西安青年科技人才提名奖获奖人选公示公告

根据《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奖条例》,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协于2018年开展了西安青年科技之星、第六届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奖及第六届西安青年科技人才提名奖的推...

延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