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出穷山窝 敲开“幸福门” 延长县移民搬迁工作小记

延安日报 2018-04-13 15:30 大字

●贫困户在娱乐室健身

●贫困户在社区接受体检

通讯员 齐祥银 本报记者 雷荣

杨柳吐翠,春光明媚,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延长大地一派生机勃勃。行走在延长大街小巷,一座座扶贫移民安置楼在县城高高耸立、一个个“幸福苑”相继建成、一排排避灾安置房如雨后春笋点缀在塬头和川道之间,成为广大贫困户和避灾群众的新家园。

延长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83个贫困村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77户20163人,其中“十三五”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对象826户2054人,避灾移民搬迁对象1145户3023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是制约延长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延长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把移民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和民生工程全力实施。在老百姓的热切期盼中,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761户1913人,避灾搬迁安置1145户,集中安置率达到92%。

在阳光的沐浴下,陆续搬进新居的群众告别了旧窑洞,迎接着新希望。

城里有套“大楼房”

“老伴62岁了,患有脑梗。这里体检免费,我们经常过来检查身体。”冯宏说,她还给老伴买了一些药,出的是“进口”价,比外面便宜很多。

3月30日,县城桐城明珠安置小区卫生服务站和娱乐活动室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60岁的冯宏和她的丈夫古永明正在排队准备做一次体检。

冯宏和老伴是雷赤镇白家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初,经过本人申请、村民评议、村级公示,冯宏被确定为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户,并顺利通过了乡镇初审和县级审核。

摇号分房时,冯宏幸运地分到了桐城明珠安置小区6号楼的一层楼房。“我和老伴腿脚都不好,住得高了太吃力了。”从卫生服务站出来,冯宏热情地招呼记者去她家看看。

冯宏的新家仅有70平方米左右,屋里装修比较简单,但是家具一一俱全。“去年11月,我们就住进来了,还领到了1000元的奖励金。”冯宏高兴地说,装修房子用的水泥和沙子是工地提供的,天然气壁挂炉是县上免费给安装的,铺地板时还领到2560元补助。

“搬迁户入住小区后,我们按照打造精品小区的标准,给小区建立社区便民服务站、平价超市、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延长县移民办主任冯涛说,“我们还安装了有线广播,把党的声音传播到搬迁户,党的政策宣传到搬迁户,提升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国家的扶贫政策好,对我们贫困户太照顾了。”告别原来用水、交通都不方便的土窑洞,一下变成了“城里人”,享受到这么多便利和福利,冯宏高兴地合不拢嘴。

目前,延长县已在县城新建桐城明珠和延水新城2处集中安置点,共安置597户1677名贫困户,所有脱贫户全部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乡下有间“幸福苑”

郝让,今年已82岁高龄,是张家滩镇埝曲村“五保”贫困户。

在张家滩中学后山上,一排闲置了近十年的旧石窑被维修一新,还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幸福苑”。2017年冬天,“幸福苑”也迎来了第一批主人,郝老就是其中之一。

住了一辈子土窑洞,郝老是头一次进镇,就直接拎包住进了25平方米的新石窑。环顾四周,屋内床、电视机、沙发以及米、面、油、煤摆放整齐,免费的自来水伸手可及,还有公益管理员负责帮忙缴电费、买东西、看病。对于这个新家,郝老非常满意,感觉非常温馨。

“现在我有的住、有的吃、有的穿,平时可以坐在院子里,跟邻居们聊聊天、打打牌……我很知足了。虽然我是个五保户,无儿无女,但是我命好,赶上了好时代,享受到了好政策。”正在看电视的郝老激动地说。

张家滩“幸福苑”共有30孔石窑洞,已安置27户贫困户。“我们坚持精准搬迁、精确施策和精细管理,安置的贫困户全部来自周边村子,都是65岁以上高龄的老年兜底贫困户。”据张家滩镇副镇长刘俊安介绍,“幸福苑”还雇用了一名公益岗位管理员,负责贫困户的日常管理,大到看病、搬运东西,小到缴话费、外出请假登记都由他负责。

住房有了,也有人负责管理,幸福苑里的老人们打牌、聊天之余,还有很多空余时间。刘俊安说,包扶干部和贫困户经过协商,打算由镇政府出资、贫困户出劳力,包扶干部负责技术指导和统一销售,就近发展室内蘑菇养殖。“目前,闲置窑洞已经维修平整完毕,摆放蘑菇的铁架子也已安装到位,蘑菇菌棒正在联系调运中。年终,将根据蘑菇养殖利润进行分红”。

截至目前,该县已在张家滩、安沟、交口、罗子山、雷赤等乡镇建起了6个“幸福苑”,共安置贫困群众164户236人。

村上有个“新家园”

在张家滩镇老沟湾新村,几排新建的避灾安置房整齐划一,成为塬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9岁的徐把友,家有两口人,是2017年避灾移民搬迁户,住在老沟湾旧村的3孔土窑洞里,种植3亩苹果。由于旧村地处偏僻,都是土路,老徐说,无论是下地管理苹果还是出门销售,出行都不方便。

2017年,接子坪、老沟湾、黑圪崂山、枣卜梁等4个自然村村民经过多次讨论、协商,决定在老沟湾新址建立避灾移民新村,新建平房100间,共安置4个自然村避灾群众50户。新村不但实施了“水上塬”工程,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还修通了水泥路,新建了村卫生室。目前,正在绿化和安装太阳能路灯。

去年底,老徐一家就搬进了新房。两间平房装修一新,沙发、茶几摆放有序,还购置了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我们两口人修建了50平方米,政府补助了6.5万元,自己才花了2600元。”老徐笑着说,“以前也想过要建房,但手里没那么多钱,这次村里进行易地移民搬迁,我是第一个赞成的,现在村里生产出行、看病就医都非常便利。”

“我要好好地把苹果经营好,争取今年能卖个好价钱。”对于未来的日子,老徐充满了信心。

在延长,像老沟湾新村一样的避灾搬迁安置点共有13处,已集中安置避灾群众950户,分散安置195户。

新闻推荐

老区苹果香飘京城 ——延安苹果北京宣传推介会侧记

  本报记者李晓军通讯员李江峰严亮  3月22日,陕西苹果北京宣传推介周在北京拉开帷幕。乘着宣传周推介的东风,陕西省苹果种植的主产区——革命老区延安,开启了新的苹果...

延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