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党员干部站出来 产业扶贫富起来 延长县安沟镇朱家河村第一书记薛晓峰驻村记

延安日报 2018-01-02 14:32 大字

●薛晓峰为村民熬制果树石硫合剂

通讯员 齐祥银

同延长县其他158名驻村第一书记一样,村里的事就是薛晓峰最大的事。驻村两年来,他多方奔走、积极协调,给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让安沟镇朱家河村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工作突出,2016年,他被评为省级优秀第一书记和全县优秀第一书记。

建起党教室,提高党员干部凝聚力

2012年9月,薛晓峰一边在延长县罗子山镇政府工作,一边驻村包村。包村期间,他用了一年零两个月时间,把一个落后村变成一个示范村。2013年12月,因工作认真负责,有吃苦精神,县委组织部将他调到部里工作。2015年7月,他被下派到朱家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为了尽快了解村子情况,找到适合该村发展致富的道路,薛晓峰吃在村、住在村,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与村民深入交谈。通过走访,他了解到,制约村子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党员干部凝聚力不强、村民集体意识淡薄两大问题。为此,他多方协调奔走,寻找项目、争取资金,协调县委组织部、安沟镇政府等相关部门,为村上申请新建党教室。在他的努力下,2015年12月,占地583平方米的党教室建起来了,并配备了办公桌椅等配套设施,为朱家河村的党员干部提供了学习、活动阵地。

开展产业帮扶,让苹果产业助力增收

发展村子的中坚力量聚合起来了,但村民如何能富起来又成了摆在薛晓峰面前的一道难题。薛晓峰了解到,朱家河村民一直以发展苹果产业为主,果园面积大,基础条件好,但由于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等因素,收益一直不乐观。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仅2400元。

为提高果树管理水平,给产业创造有利条件,薛晓峰积极协调县果业局等涉农单位多次进村开展技术服务。2017年,他又两次邀请果树专家,对果农进行石硫合剂配制、果树管理技术培训,使村民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技术提高了,苹果的产量和质量立马跟上来了。2017年,全村苹果收入达60余万元,实现了苹果产业快速增收。此外,他还积极协调项目,为果园建设防雹网151.6亩、打旱井63口,有效增强了果园抗灾减灾能力。

改造基础设施,为民便民富民

产业发展起来了,村上的道路又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朱家河村的道路崎岖难行,路面狭窄,弯道多且急。2013年遭遇强降雨侵袭后,通村道路状况更加恶劣,导致苹果销售运输不便,价格上不去。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薛晓峰主动联系农村公路管理站,争取资金对村上的通村路进行了拓宽,同时争取扶贫局项目,为该村维修生产路6条14.5公里,修建过水桥1座。此外,还对400多亩坝地泥石流进行了清理。2016年,他协调农税局对朱家河集中安置点进行巷道硬化。两次协调交通局改造通村路8.6公里,预计投资768万元。

2017年8月,朱家河村党支部率先在安沟镇建起了便民服务站,由党教室的值班人员担任“售货员”。为了给村民办好事,薛晓峰忙前忙后,同安沟镇邮政超市达成合作关系,约定服务站的商品全由超市提供,村支部定期将账目和收入交给超市,村支部不赚一分钱,只为方便村民的日常生活。

现在,说起第一书记薛晓峰,村民都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如今的朱家河村,村民脱贫致富有产业,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村里环境整洁,民风淳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新闻推荐

人行延长县支行支持当地有机农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王婕妤通讯员曹慧)人行延长县支行积极引导当地金融机构落实货币政策,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助力其创建有机农产品基地县。该行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引导当地金融机构降低支持特色产业贷款利率...

延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