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延长西瓜“第一人”心系民生谋发展 ——记市人大代表、延长县蔬菜中心主任郝小刚

延安日报 2017-10-25 13:56 大字

●郝小刚(右一)和果农一起探讨苹果种植

本报记者 高瑞

延长西瓜因其皮薄、色鲜、瓤甜、水分大,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延安很有名。市人大代表、延长县蔬菜中心主任郝小刚就是种植延长西瓜的“第一人”,他种植延长西瓜成功后,开始担任技术指导在全县推广。如今延长西瓜已成品牌,种植西瓜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延长棚栽领头人 带动群众齐致富

郝小刚是一名农艺师,从参加工作起就开始和全县的蔬菜事业打交道。为了解决居民冬季吃鲜菜难,十多年来,郝小刚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他的努力,先后在全县推广了地热线,中小拱棚栽培技术,大棚温室栽培技术,使蔬菜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多,实现了蔬菜由季节性生产转变为常年生产,促进延长县棚栽业的快速发展。

1999年,延长县决定在黑家堡镇李家湾村建一个示范园区种植西瓜。大棚建成后,县上领导建议,技术员先试种,等种植成功了,再给老百姓推广。1999年11月份,郝小刚贷款9700元,在示范园种了6棚西瓜,首次从山东引进“早春红玉”和“新秀”两个新品种。2000年4月份,西瓜上市后,县上召开了西瓜品尝大会,邀请延河川道的所有农民前来品尝。老百姓品尝后,夸赞不已。2001年,黑家堡镇大力推广西瓜种植。

推广种植时,老百姓心里没底,为了让大家放心,郝小刚又在其他村种了10棚西瓜,村民们种了50棚西瓜。他一边自己示范种植,一边带着百姓干,一起育苗,嫁接,经常在村上一待就是一两月。当年村民们的西瓜获得了大丰收,很快延长全县推广西瓜种植。

郝小刚告诉记者,延长西瓜得到了消费者认可,品牌越来越亮,每年上市销路很好。就因为延长西瓜卖得好,市场上别的商家也打着延长西瓜的品牌,以次充好在销售。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他正在积极协调,向农业部申请延长西瓜的地理标志认证,预计在2018年初完成。“这样就相当于给延长西瓜上了户口,对每户种植西瓜的农民进行登记,给他们发牌子,这样市场销售就会更加规范。把延长西瓜的品牌引导好,保护好,瓜农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好。”郝小刚说。目前延长有3000多座西瓜大棚,有1000多户参与,由于近几年市场比较好,所有西瓜种植户人均收入达1.2万元左右。

延长县七里村街道办孙家河村的刘玉智现在和妻子在延长开了蓝耳朵养殖专业合作社。2014年,在郝小刚的帮助下,他开始发展循环农业,种植蔬菜和西瓜,从协调土地建大棚到技术指导,郝小刚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帮助。包括蔬菜的疫病预防治疗和授粉等,每个环节他都会进行技术指导,尤其是每年三四月份,西瓜极易出现白粉病,挂不了果,让瓜农很头疼。每到这时,郝小刚都来帮助指导处理。现在西瓜种植越来越顺利,刘玉智种的8棚西瓜,一箱可以卖到近200元,每年收入达30多万元。

心系百姓 为果农争取防雹网资金

郝小刚说,延长县农村产业主要就是苹果,全县有11万多农业人口,苹果有32万亩,人均3亩多苹果。把苹果抓好,就是把延长县的民生抓住了。近年来,延长县连续遭受冰雹灾害,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受到冰雹灾害的果农,非但没有收成,反而连投入也搭进去了。作为人大代表的郝小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果农也认识到防雹网对果园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但因为资金不到位,无法覆盖防雹网。如何让延长苹果健康快速发展,让果农受益,郝小刚多次走进果园走访调研。在2017年2月份召开的市人代会上,郝小刚提出了关于《解决延长县果园防雹网建设资金困难的建议》,此建议很快得到了延安市果业局的肯定和答复。

2017年,延长县财政整合各类资金1000万元,用来搭建1万亩防雹网。市财政局、果业局积极协调,为延长县争取苹果产业项目资金800万元,其中480万元用于搭建4800亩防雹网,省果业局和省财政厅也为延长县协调200万资金,搭建2000亩防雹网,其中每亩给果农补贴1000元。

新闻推荐

延安:今年将有1.18万人脱贫

本报讯(记者李晓军)10月13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脱贫攻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延安市副市长张宏在会上介绍,延安今年将实现1.18万贫困人口脱贫,163个贫困村退出,延长县脱贫“摘帽”。延安...

延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