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向阳的“杏”福生活 记者乔建虎实习生 马宇驰
?● 冯向阳正在大棚里面给杏树疏果疏叶
惊蛰节气刚过,万物复苏,记者驱车来到吴起县白豹镇王湾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大棚。走进种植户冯向阳的大棚,棚里杏树长势良好,杏子已有鹌鹑蛋大小,摘下一颗品尝,酸甜可口。
“我这杏子一公斤能卖到160元,孕妇最喜欢吃了,只要一上市,就被抢没了,销路根本不用愁。”冯向阳满脸得意地说。
冯向阳是当地有名的大棚杏种植户,每年4月中下旬,周边大田杏树刚挂果,他种植的大棚杏已经开始上市。每当这个时候,他心里满是收获的喜悦,因为这一颗颗散发着果香的杏子就是他家的幸福果。
大棚里面种杏树,在陕北还是少见,因为陕北的杏子卖不上价,上市后一般一公斤能卖七八元,但是冯向阳的杏子竟然卖到160元一公斤,这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冯向阳告诉记者,他以前也是在大棚里面种植毛桃、甜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等常见作物,后来发现种的人太多,卖不上价,他又开始转型种植草莓、葡萄、火龙果,他很担心会形成同质化竞争,卖不上价,他想到了转型,但是还没有想好在大棚里种什么。
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在吴起帮助群众建大棚的山东技术员,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山东技术员了解到他种大棚的难处后,告诉他山东很多地方都在大棚里面种植杏树,成熟的杏子一公斤可以卖到120元,收入很不错,现在延川县也有大棚杏种植,可以考虑本地种植。
听到技术员这么说,冯向阳心动了,因为他在吴起还没有见到有在大棚里面种杏树的。说干就干,冯向阳专门前往延川县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到延川县的大棚杏树效益确实不错。
冯向阳心里有谱了,他决定就把转型放在大棚种杏上。为了确保成功,冯向阳听从技术员的建议,专门从山东引进了金太阳和凯特两个杏树品种。这类杏子的特点就是个大、肉厚、汁多、味甜,口感优质,和陕北本地杏子吃起来口感不一样。
“别看现在一切都挺顺利的,其实刚开始种植的时候,因为不懂技术,还是很被动。”提起创业时的艰辛,冯向阳再次打开了话匣子,“因为种杏树在前期没挂果时要进行大量的投入,剪树、打农药、施肥、拉枝……年复一年,短时间内是无法见利的,家里人很有意见,认为我是在‘烧钱’。再加上引进的品种虽好,但需要改良,因技术不过关,存在树型不好、挂果不均匀等问题,种植的大棚杏子产量和收入很不稳定,家人反对意见很大。”
“虽然好几次都想放弃,但是我知道调整种植结构的路子是对的,既然决定了,就要干出个样子来。”冯向阳感慨自己很幸运,还是坚持了下来,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杏“达人”。
“近几年产量基本上稳定了,一年有个500多公斤。刚上市的时候一公斤卖160元,到快卖完的时候,有时候会降到120元一公斤,最低价也能卖100元一公斤。一年下来一棚杏树收入接近7万元。”冯向阳自豪地说。
现在,冯向阳种植的杏子果型好、大小均匀,单颗果重达到80至100克,好品质让他拥有了更多订单。“这几年,我已经有了不少固定客户。每年杏子成熟的时候,订货电话就不断,更多的是上门来采摘,供不应求。”冯向阳说。
作为王湾村的致富能手,冯向阳的3座大棚,除了一棚杏树外,还有甜瓜和葡萄,一年下来收入能达到十几二十万元,日子过得很幸福,也很满足。
同行的村委会负责人王有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要发展,就需要更多像冯向阳一样的致富能人,通过精细化种植,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形成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规模和产业优势,同时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让更多的村民种出属于他们的“杏”福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锋通讯员温巧莉徐志全)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镇复审结果,吴起县通过复审,被重新确认为“国...
吴起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