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干回报乡亲们的期望 记吴起县庙沟镇曾岔村第一书记许亚莉

延安日报 2019-08-07 15:44 大字

许亚莉(左)在田间帮助村民学习技术

“脚上沾上泥,手上沾上土。”“到最边缘、最偏僻的队上去。”“不仅要听党的话,还要听听老百姓怎么说……”这是《平凡的世界》里田福军说的几句话。2016年7月,许亚莉以县委政法委一名普通党员干部的身份被下派到庙沟镇曾岔村担任第一书记。3年来,她扑下身子,用实干回报乡亲们的期望,用苦干编织发展的梦想。2018年,曾岔村顺利实现了村出列、户退出目标。今年7月,许亚莉被授予“全市新时代担当作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我就是来受苦的

曾岔村位于庙沟镇的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14公里,属典型的纯山地贫困村,村民居住分散,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是庙沟镇条件最差的村子,素有“鸡鸣听三省(陕甘宁)”之称。全村11个村民小组276户1111人散居在44.7平方公里的大山深沟中。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传统养殖、种植业。

三年前,许亚莉来到庙沟村时,曾经有村民调侃说:“农民都往城里跑,你这女娃咋还往我这山沟沟里钻,你看这里的人灰头土脸,一天连个净衣服也穿不了,一出门黄土直往鞋里钻,好不容易看见个车,尘土飞扬,再看你就像个泥桩。”村民说的是实话,许亚莉笑着说:“到这里,我就是来受苦的。”

解决村上实际困难

打开许亚莉的驻村日志,上面记着275户村民的名字,诸如张家要修房,李家孩子上学有问题,住土窑洞的98户,住土坯房的6户,住彩钢房的8户……村民的住房条件整体很差,不少村民都住在危窑里。

为解决危房户,她多次上报政府和有关部门,争取到分散安置补助政策,每户补助3万元。

为了让村民打消补助少的疑虑,许亚莉帮助他们算账,并和一家砖厂交谈,最终确定让村民先拉砖后付钱。

那年曾岔村是全县建房最多的村,解决了61户村民的住房问题。借助扶贫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政策解决了40多户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曾岔村村民彻底告别了土窑洞。

在扶贫的路上,一户也不能拉下。曾岔村条件艰苦、人口多、行路难、信号差,部分村民住房未通电、吃水不便。

许亚莉跑遍了曾岔的山山峁峁,家家户户,精心为每户贫困户制定了脱贫计划,为全村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

村民胡占山残疾、儿子胡生安(聋哑人)没有产业,生活困难,2016年,许亚莉帮助他们种植苹果17亩,并教会了胡生安如何上网查询果树管护技术。

现在胡占山家的果树管护到位,苹果长势喜人,成了村里的示范园。

村民张玉银,是本村的孤寡老人,无人照料,生活十分困难,许亚莉常常去看望,并从自己工资中拿出钱为老人购买生活用品。

漫子畔组留守老人巴廷秀老两口80多岁,无人照顾,买不了米面,自己种一点谷子凑合着吃,许亚莉主动担起为老人买米面及生活用品的责任。每年中秋节,她更是提早把月饼和生活用品送到老人家里。

每次见到许亚莉,受她帮助过的贫困户都会紧紧地拉着她的手不肯放开,并说:“小许书记真是来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的好同志!”这些贫困户牵系着许亚莉的心,两年内她3次联系爱心人士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在扶贫资金、项目和物资上给予帮扶。

带领村民发展产业

今年,在市县联动帮扶下,许亚莉积极协调引进项目资金130多万元,为曾岔村村民捐赠果树管护急需物资4万元。

针对曾岔有4座水坝,防汛形势十分严峻的实际,她协调5万元防汛储备物资以备不时之用。之后,她还通过多方协调资金,新修了村组沙石路4.5公里,加强了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为村部打机井一口。

在许亚莉的带领下,曾岔村建苹果园768亩,贫困户人均2亩。村里有示范园7个,示范户10户。今年果园套种油菜80亩,其余的套种豆类和洋芋,种植地膜玉米493亩,洋芋860亩,小杂粮1840亩,富民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村民增收致富路子越来越宽。

同时,该村养殖业也得到发展,半温棚养猪3户养猪58头,养驴13户54头,养土蜂4户24箱,短期增收效果明显,长期产业户户普及。

许亚莉有着更长远的计划:要为村上4座水坝投放鱼苗,通过动员村民入股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许亚莉,扎根山村,情洒农家,以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坚守在扶贫第一线,成为吴起县唯一一名持续下派驻村届满三年的女第一书记。

今天的曾岔村,再不是三年前的旧模样。平坦的柏油路伸向远方,青山、绿水环抱着新房子,时时可以看到果园里、温棚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新闻推荐

康全鑫:以诚取信,以信取胜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看着一份份优异的高考成绩单,有的家长喜上眉梢,而困难家庭却是忧心忡忡。这些,都被吴起县全鑫超市有...

吴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吴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