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美如画

武威日报 2019-01-10 01:03 大字

走进凉州区长城镇,新建的社区楼房错落有致,小区的休闲广场干净整洁,一幅美丽多姿的新农村画卷尽展眼前——

新农村美如画

本报见习记者董丽俊

沐浴着冬日暖阳,在凉州区长城镇的社区广场上,村民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孩子们四处玩耍嬉戏打闹。“不愁吃、不愁穿,家家生活比蜜甜,祖国华诞70年,凉州人民齐欢唱……"在该镇汉明新城社区的大戏台上,由村民自编自演的小品,乐得台下的村民合不拢嘴。

新年时节,记者来到长城镇,耳闻目睹了这里的新变化。

环境大变样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也70多岁了。从破旧的土平房,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从喝井水到现在用上了自来水,以前进城要骑着三轮车走半天,现在儿子开车拉着我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说起这几年的变化,长城镇安门村古稀老人孙玉元感慨万千。

上营村村民李雪梅告诉记者:“以前住的都是土坯房,环境乱、脏,随地可见畜禽粪便。现在,村里的墙体进行了统一粉刷,建起了休闲广场,购置了运动健身器材,村里村外整洁又干净,心情也舒畅了很多。农闲的时候,大家都会来休闲广场运动、锻炼。可以说,我们现在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近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里进行了统一规划,村民们都住进了新型社区,广场、图书室、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样样俱全,住在这里跟城里没啥两样。"村民王春山喜上眉梢。

近年来,长城镇以环境美化、群众增收致富为核心,不断优化村居环境,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经过改革发力,农村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大变样,人们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文明大提升

走进长城镇上营村村民王生玉家,客厅宽敞明亮,厨房干净整洁,那些传统的柴火灶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雪白的瓷砖墙、干净的灶台。电磁炉、电饭锅、油烟机等厨房电器一应俱全。

新改造的厕所干净敞亮,墙上和地面上贴着瓷砖,一踩水闸就可冲洗。“改厕前,厕所又脏又臭,现在干净卫生,我们装了沐浴器,还能洗澡!"如今,不少村民和王生玉一样,用上了整洁卫生的厨房和无害化卫生厕所。“以前我们将垃圾丢在路边,现在村里在每个路口都摆放了垃圾箱,谁都很自觉地往垃圾箱里丢垃圾,守护美丽家园是每个村民应尽的责任。"村民马玉莲说。

自2018年以来,武威市全面开展“厕所革命",创造优美环境,加快重点区域厕所建设,全面推进农户改厕,完成农村改厕46455座。全市通过制定实施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开展整治农村“三乱"实施“四化"行动,新建封闭式垃圾池1200个,配备分类垃圾箱6211套,清理陈年垃圾49.6万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村垃圾得到妥善处理,“厕所革命"让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改善,便捷的生活设施让百姓生活更加自如,这些变化让农村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欢歌大声唱

“改革开放好政策,新农村建设好举措,勤劳致富求发展,农村生活大改观……"长城镇村民王天军的这首原创快板,诠释了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当地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民间艺术团,每天都来社区广场活动。团长王龙山告诉记者:“现在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精神生活也不能单调,民间艺术团的成立,就是要让农民的才艺得到展示,在丰富自我的同时,挖掘本土文化。"

“以前晚上除了看电视就是串门,如今生活环境改善了,村民的素质提高了,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了,每天来这活动一会儿,既解困解乏,又锻炼了身体。"广场舞队长张凤萍笑着说。

“养殖业,有规模,牛羊成群收入多,日光温室连成片,特色林果有希望。产业经济大发展,农民生活得保障,城乡差距已缩小,心里美得不得了……"看吧,快板打起来了,腰鼓敲起来了,舞蹈跳起来了。冬日暖阳下,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蕴含着对美好明天的无限憧憬。

新闻推荐

用延安精神建设幸福新延安 改革开放40年延安印记

●青山绿水宝塔山(资料照片)?本报记者刘阳摄《陕西日报》记者王雄“您好,这里是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请...

吴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吴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