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修复生态“黄变绿”
初冬,一群来自江苏的客人来到延安参观学习,令他们惊诧不已的是:印象中沟壑纵横、光秃秃的黄土高原没看到,一路上都是树林、草地。
延安,中国退耕还林、修复生态的发源地。卫星遥感图清晰显示,延安2区11县3.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已从昔日的黄色变成了绿色,与2000年比,深绿色边界向北推移了400多公里。
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上世纪末,延安的生态环境濒临崩溃,成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延安的退耕还林、修复生态是从吴起县开始的。
上世纪80年代初,地处白于山区腹地的五谷城镇马崾岘组实行封山育林、种草养畜,并利用畜牧业和工副业收入反哺农
业,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到1997年底,森林覆盖率达47.7%,高出全县28.5个百分点。90年代初,有个叫许志周的农民,卖掉自家长期散牧的70多只土种山羊,买回两只小尾寒羊,4年的舍饲,出栏小尾寒羊60多只,收入1.6万多元。
两个典型让吴起人眼前一亮,他们开始试点“一禁三改”:封山禁牧,改放牧为舍饲,改放牧土种羊为舍饲良种羊,改大群散牧为小群舍饲。
“1998年,吴起县迈出决定性的一步,全县整体封山禁牧,成为全国退耕还林最早、最快、面积最大的县。”吴起县退耕办主任吴宗凯说。
吴起的试点与突破,为延安退耕还林奠定了基础。延安人将其退耕还林的做法概括为“五个一”: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个有力的协调机构,全权负责退耕还林规划的实施和落实;一套好的措施,通过建设基本口粮田、发展后续产业、生态移民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等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一种好模式,实行梁峁沟坡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在20年的退耕还林征程中,延安历届市委、市政府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坚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造林与种草相结合、人工营造和天然封育相结合,不断提高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程度和水土保持能力;一手抓退耕还林,一手抓成果巩固,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好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实行全面严格的封山禁牧和舍饲养畜制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日延安,已经彻底告别满目荒凉的景象,一年大部分时间苍翠遍野,即便在寒冷、干旱的冬季,也看不到漫天黄土赤裸。远近来客,乃至本地城乡居民,无不为此惊叹。
最新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延安实施退耕还林1077.46万亩,占到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9.4%,国家累计投入退耕还林各项补助资金和成果巩固专项资金共计13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退耕前的1356元提高到11525元。
20年上下一致的努力,使延安植被覆盖大幅提升。据陕西省农业遥感中心提供的数据,退耕还林后延安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6.35%,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
而更为人们广泛称道的是,由于山川大地被绿色覆盖,黄河水质明显由浊变清,名闻天下的壶口瀑布每年有两个月出现“清流飞瀑”奇观。
在绿水青山恢复的同时,“金山银山”的成效不断显现。
退耕后,广种薄收、满山放牧的传统农牧业逐步被高效、集约的设施农业、现代化农业和多种经营所代替。通过发展山地苹果为主的经济林果、现代化高效设施农业、林下经济与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农民逐步脱贫致富,过上了富裕生活。1998年到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56元提高到11525元;延安的经济也由生产总值不足百亿元、地方财政性收入7.22亿元,分别增加到1283.7亿元、140.4亿元。
“20年大规模退耕还林,给延安带来了绿水青山,也带来了金山银山,如今百姓对绿和美的认知,有了全新的维度。生态跨入新时代,也融入了万家新生活。”延安市退耕办主任仝小林说。(毛浓曦)
新闻推荐
□实习记者陈雪记者何欣润“园长妈妈好。”只要是吴起县第二幼儿园的孩子们见到齐金娟,都会这样向她问好。这亦是孩子们对...
吴起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