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促吴起周湾美丽蜕变

西北信息报 2018-05-18 01:38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宏科 通讯员 徐志河

2017年以来,吴起县周湾镇“围绕特色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产业发展”,推行“党建+产业”五步法,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既为贫困户找到了脱贫的路子,推进了优势主导产业的新发展,又实现了产业扶贫和区域经济的有力结合与共同提升。

党组织引领产业规划,“形成共识”聚合力。按照“全域规划、长短结合、突出特色、龙头带动、连片推进、全域覆盖”总体思路,结合实地调研评估,构建“阳光托管、订单销售、反雇倒包、规模流转、农旅结合、自主发展”六种产业发展模式,安排专人深入8个村494户贫困户家中做动员,解开农户观望、畏难思想疙瘩,激发农户发展农业产业热情。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动力、资源和阵地支撑,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优势,形成强大合力。

党组织撬动产业攻坚,齐心协力提实效。积极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聚焦产业富民,采取“党员承诺践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建立周湾镇便民服务平台和周湾镇党员管理微信平台,健全涉农部门党员专家驻村担任发展顾问机制,有针对性地邀请党员专家担任农村果农发展顾问,驻村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党建在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2017年,依托山水田林湖项目提升整理7000亩高标准农田,统一流转土地,规模种植山地苹果和特色小杂粮,推进农业产业集约集群发展。

党组织主导产业创收,“成果共享”激发活力。建立“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产业”机制,通过农业服务收入、财政资金入股分红、整理流转撂荒地收入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采取土地入股分红、产业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共享发展成果。采取“公司运营+合作社牵头+农户参与+订单销售”的模式,走“循环农业”、“订单农业”的路子,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升群众获利空间。2017年,周湾镇党委与内蒙三瑞农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葵花购销合同,在小口则、王树湾等村打造万亩葵花农业经济观光示范园,葵花种植户亩均纯收入达到1300元-2100元左右。

党组织推动产业发展,“农旅融合”添动力。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载体,围绕“一库两区”项目建设,深度挖掘周湾特色地理景观、人文景观,大力发展休闲、观光、食宿、采摘、自驾游、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全域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旅游边缘产业启动发展,促使资源变资产,拓宽贫困户增收途径,为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劲支撑;流转罗沟泉梯田作为荞麦的种植基地,打造光伏体验园、涧地民俗馆等旅游景点。2017年8月,周湾镇举办首届葵花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6万余人前来观光游玩,12户贫困户通过开办农家乐户均增收6000余元,10户贫困户通过驴拉车户均增收2000余元,20户贫困户通过出售特产、刺绣等使户均增收2400余元,20户贫困户依托景区食品区、工艺品区摊位户均实现增收5000元。

党组织提升产业格局,“生态宜居”增引力。以落实农村综合改革,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契机,坚持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同步推进,先后投资20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村前小公园、停车场,并实施了补植绿化、安装路灯等工程。创建网格化环境卫生管理体系,采取垃圾“户集、组收、村运、镇处理”的“四位一体”环卫管理机制,大力开展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并成立党员群众义务爱护环境卫生队、护林队、巡逻队,每月定期开展义务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新农村。2017年,小口则和王树湾成功创建成为吴起县美丽乡村示范村。

新闻推荐

买了新车喝酒庆贺 因为酒驾被查受罚

本报讯(记者李星棋)4月12日11时30分许,吴起县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一辆崭新的未悬挂号牌的长安牌轿车在街道违...

吴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吴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