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学生村官 按下脱贫“快车键”跑出致富“加速度” 记吴起县周湾镇王树湾村大学生村官刘海龙

陕西日报 2018-02-27 06:45 大字

刘海龙(右一)向村民讲解无花果树的管理技术。本报通讯员樊涛摄

本报记者李晓军通讯员樊涛

1月3日,一场大雪使陕北高原银装素裹,格外迷人。

“这棵树应当及时整形,采取一边倒的方式进行拉枝……”采访时,吴起县周湾镇王树湾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海龙正向村民讲解无花果树的管理技术。当天,王树湾村的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

2013年,24岁的刘海龙任周湾镇王树湾村党支部副书记,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4年多来,他兢兢业业,一心为民,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职责。

带头种植葵花,致富花儿向阳开

2013年,初到王树湾村,刘海龙发现这里主导产业薄弱,农民耕作方式落后。面对这种状况,刘海龙多次走访调研,确定大力发展以油桃及时令蔬菜为主的棚栽产业。为了使大棚顺利建成,他连续半年蹲守在建设点,督促工程进度,先后共建大棚103座。

2017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刘海龙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与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去内蒙古五原县考察葵花种植情况后,他提议王树湾村大力发展葵花种植。一开始,许多村民认为种植葵花收入没有保障,不愿意接受提议。面对群众的质疑,刘海龙多方协调,最终与三瑞农科签订了收购合同。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他主动承包了20多亩土地种植地膜葵花。

在落实葵花种植的1个多月里,刘海龙每天起早贪黑,宣传收购合同,向村民讲解新品种相关种植技术。同时,积极协调耕作机械,监督种植效果,确保种植质量和进度。在他的带领下,王树湾村种植葵花1500余亩。秋季葵花成熟时,他再次去内蒙古五原县,联系收购商,村里葵花全部被收购。

“与种植地膜玉米相比,葵花种植每亩能增加600元的收入,仅此一项,就为村民增加收入约90余万元。”周湾镇党委书记刘清贞说。

创新种植模式,尝试发展新路子

2015年,由于蔬菜价格低,村民对大棚果蔬种植的信心受到影响,致使许多大棚闲置。为了让棚栽户重树信心,刘海龙带头承包了10座大棚,并多次进村入户鼓励村民。他利用晚上时间在网上查找棚栽业种植的突破口。一次,他在网上看到新疆有人栽植了火龙果,效益可观。

“1公斤火龙果市场价60多元,我要是学会这样的种植技术,进行温室栽植,乡亲们脱贫致富不就更有保障了?”刘海龙想。

说干就干,刘海龙立刻在网上查阅资料自学,试验栽植新品种。他先后试验栽植火龙果、桑果、离核油桃等新品种树,2017年1月又栽植无花果树。他还向村民公开承诺,这些新品种树栽植试验成功了,产生效益后,他就把承包的大棚归还村民,让村民脱贫致富。

响应乡村振兴,为村民谋事再出发

刘海龙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有空就在各个贫困户家中“掏心窝子”,帮助他们树立致富信心。贫困户李尚贵家有3口人,他是聋哑人,妻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儿子先天性智障残疾,没有经济来源。刘海龙帮助李尚贵申请了低保,并让他在自己承包的大棚里打工,当日结算费用,以解决李尚贵生活所需。刘玉芬的两个女儿上大学,小儿子上幼儿园,生活困难。刘海龙鼓励刘玉芬养了几十只羊,并为她争取到清扫广场卫生的环卫岗位,使刘玉芬家庭收入稳定,生活有了保障。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刘海龙喜出望外,对村里工作进行详细谋划:一是通过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来打造集大棚采摘、农事体验、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二是通过“三权”分置改革,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筹划开发农村剩余人力资源APP,让每个需要劳动力的企业及个人及时找到农村剩余人力资源,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工作。

“你的想法非常好,特别是人力资源APP,我们现在就可以在吴起县区域试行,然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增加全县剩余劳动力的收入,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吴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炜刚听了刘海龙的规划称赞道。

新闻推荐

念好“三字经” 致富吴仓堡

吴仓堡镇山地苹果●羊场通讯员康彦创本报记者肖金雄一月的陕北,白雪皑皑,天寒地冻。但此时,吴起县吴仓堡镇韩沟门村设施农业基地内却是火热朝天的忙碌场景,菜农们有说有笑,满脸喜悦;大棚内绿油油的...

吴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吴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