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刷出“新颜值” 延安两千万亩“林海”诞生记
退耕还林让延安市吴起县再披绿装新华社发
曾经的延安,是红色,亦是黄色。
红色,是延安的精神气质。这片革命圣地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黄色,是延安的自然之色。延安全境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
如今的延安,却是红色+绿色!
自1999年迄今,延安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水资源紧张、栽植难度高等恶劣自然条件下,累计完成2000多万亩土地绿化,将陕北地区的绿色整体向北推移约400公里,实现了由黄到绿的“颜值”巨变。
黄土地上的“林海奇迹”
农历大寒前夕,广袤的陕北大地雪后初霁,正迎来新一轮的解冻与复苏。
站在延川乾坤湾镇海拔850米的山巅极目远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几乎每座塬、每道梁都有成片的枣树或槐树,不畏严寒、迎风傲立。
1999年,延安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开启大规模生态修复工程,旨在改变老区人民“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生存怪圈。
“一亩山地,一年毛收入不到100元。”这笔经济账,乾坤湾镇龙耳村村民郝翠珍至今仍记得,补偿款是每年每亩160元,“种树更划算。”
当年的延安,群山裸露,水土流失面积达2.88万平方公里,农村耕地大多处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山上,连农用车都进不去。
郝翠珍用架子车先将免费的树苗拖到路边,再肩扛背驮运上山。
守得经久寂寞,终见满山繁华,这场坚持了19年、至今仍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带给延安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沙尘暴少了”。遥感卫星图显示,过去十多年,退耕还林将陕北地区的绿色整体向北推移约400公里,堪称奇迹。
“圣地红”永不褪色
从“自然黄”变为“人工绿”,圣地延安的“红色气质”愈加熠熠生辉。当年延安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成为响应退耕还林的先锋队。志丹、吴起、子长,很多沟沟坎坎里退耕的第一片绿,大多出自老党员、村干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应有之义,作为党员干部,就得率先垂范。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
截至目前,延安累计完成造林2046.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077.46万亩,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46%提高至目前的70%左右。2016年,不少人印象中“黄土飞扬”的延安,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生态改变的同时,延安120多万农民也集体告别“广种薄收难温饱”,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升至2016年的10568元;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全市粮食产量在最近的10多年都稳定在70万吨以上。
新时代,新征程,一个更大的生态蓝图正在延安接力绘制:1000多万亩退耕还林地将逐步转化为有效森林面积。据新华社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新闻推荐
在山高涧深的子长县涧峪岔镇重耳村,刘世仁站在自家硷畔上远眺,满眼都是风景:不远处的山上,皑皑白雪“藏”起了或成年或幼年的树木,想必来年又是一番郁郁葱葱的景致,山脚下是一排排干净整齐的平房,越过一...
吴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吴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