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吴起的扶贫故事 互联网+社会开启了扶贫新模式

西北信息报 2017-12-22 10:1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张宏科)2017年11月29日,吴起县“中国社会扶贫网”白豹镇服务站揭牌,“互联网+”社会扶贫的线上模式在吴起县白豹镇试水。这一天,吴起县开启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把社会力量整合到扶贫开发中来,爱心人士响应政府的号召,纷纷寻找对象,结对帮扶,用新手段建立了契约和信任新关系。

在中国社会扶贫网白豹镇服务站揭牌启动仪式上,吴起县慈善协会,地税青年服务队、全鑫爱心服务队、思源青年志愿者协会、领秀城志愿服务队等组织和李占峰、王小芳、许建成等爱心人士对中国扶贫网上注册的白豹贫困户捐赠了13万多元物资。

“中国社会扶贫网”的运营,有效地搭建了一个帮扶需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平台,把社会力量与贫困户脱贫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吴起县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依托平台,在今后将“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打造成吴起县脱贫攻坚的新品牌、新亮点。

早在2015年,一批优秀的农村第一书记在小范围内探索“互联网+”的扶贫模式。

原长官庙镇长官庙村第一书记乔河玉在任职后,和***户达成协议,联系爱心人士提供南瓜种子,在南瓜成熟后,再由爱心人士在吴起县网店上帮助销售,全额付款给贫困户的电商扶贫模式。

小范围的“互联网+”式扶贫依靠几个爱心人士难以实现。“中国社会扶贫网”的上线和智能手机、网络全覆盖的环境里,为吴起县“互联网+”社会扶贫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可供挖掘的潜力。

据吴起县慈善协会会长康秀莲介绍,吴起县慈善协会经过几次改革创新后,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服务队人数成几何式增长,过去的资金、物质式贫困救助模式难以满足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社会爱心人士在寻找帮扶户,寻找帮扶路,去往贫困村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只要在农村四支帮扶队伍和贫困户注册、写明实际情况和帮扶需求后,爱心人士坐在家中,用手机APP和电脑就能直观地看见贫困户的问题,实现在线“一键帮扶”。慈善协会在今后的公益事业中,也寻找到了帮扶的新方法和新方向。

吴起县在“互联网+”扶贫工作上,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在10月到11月份的准备中,通过制定实施方案、选拔信息管理员、组织人员注册、组建四支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发布需求信息、组织需求对接7个步骤完善了社会力量和贫困户的无缝对接,把全县46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驻村“四支队伍”及1200多名包联干部信息全部整合入网。实现各级各部门齐动员,线上线下一同推进,把贫困户的需求和互联网有机对接起来,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功能“互联网+社会扶贫”平台。

“中国社会扶贫网”白豹镇服务站的揭牌,开启了“互联网+社会扶贫”新时代,今后,吴起县将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互联网+”社会扶贫,将利用平台把全县贫困需求信息对接率提高到总体目标的35%以上,让更多困难群众从中受益,早日脱贫。

新闻推荐

让贫困户享受生态建设红利 市林业局以生态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刘小艳今年以来,市生态脱贫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扶贫,通过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补助、聘用生态护林员、林业生态工程劳务、森林旅游服务、“三化一...

吴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吴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