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辞辛苦为民忙 ——记吴起县吴仓堡镇党畔村主任高起东

延安日报 2017-08-08 10:43 大字

通讯员 樊涛

在党畔村,提起高起东,村民无不翘起大拇指交口称赞。2年前,高起东回村挑起全村脱贫致富大梁,带领村民治沟造地,发展种养殖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使一个213户、913口人的小山村迈上了致富的路子,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高起东在外摸爬滚打创业30年,当过建筑工人,干过垃圾清运工,当过啤酒厂的推销员,还创办了陕西东胜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退耕还林实施13年来,抚育各类苗木3900万株,承包四山绿化、园林绿化、景观绿化等各类绿化面积4万余亩,产值4000余万元,个人获益颇丰。

2011年12月,在全村群众的一致推选中,高起东走上了党畔村主任岗位,决心改变党畔村落后面貌。

要致富先修路。不改变村里的出路难,群众要富起来就得付出成倍的代价。2016年,他争取世行项目贷款和县上投资457万元,拓宽了湫沟至柳沟6公里道路,新修桥涵4座;拓宽了清水岔组土路3公里,完成了党畔至湫沟12.6公里四级沙石路铺设任务;与采油厂协调,新修村级油路14公里,结束了村里没有柏油的历史,解决了村民雨天出行难的问题。

村子里群众种地都得上山,沟里仅有的一点平地,人均不足2分地,加之山上的地都是窄条地,只能种土豆。他积极与市县水务局协调,争取投资2544万元,治沟造地1680亩,山坡窄条地治理为宽条地1620亩。人均由原来耕地2.3亩增加到4亩。

面对只能搞种养殖业的党畔村,还得依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来带动其他群众共同发展才能有出路买。他率先建起了家庭农场,种地300亩,购买了农用车、大型拖拉机、播种机和铡草机等农用设备;投资300万元新建羊场1个,羊子存栏2200只,养牛46头。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群众又自发建起羊场2个;动员村民新建养猪大棚12座,简易猪舍14座,养猪存栏315头。推广种植全膜双垄玉米1436亩,脱毒马铃薯1600余亩。组织有劳动能力的100多名村民到他的绿化公司打工,人均年增加收入达3500元。

群众反映的手机信号较差、看不上电视、农电动力不足等问题,他积极协调,为村上新建移动、电信信号塔各1座,村上户户安装了村村通,实现了广电和通信网络全覆盖;完成村上低压电网改造任务,解决了3户未通电农户的照明问题,老百姓心里亮起来了,学习各种技术也更加方便了。

五年来,村上基础建设、产业开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群众生活得到了稳步提升,许多村民在他的带动下,脱了贫致了富。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2200元增加到2016年的7968元,党畔村退出了贫困村行列,村里贫困户35户退出了16户。2014年1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一年他被镇党委评为优秀村主任。

今年,他自费投资10万元,为群众栽植苹果150亩,带头种植新型菌草100亩,动员群众集中连片种植黑豆700亩。村里精准识别的26户重点贫困户,除老弱病残外,已有22户入股到他的家庭农场,由他带动脱贫致富,年终分红,3年期满,返还本金,贫困户乐得合不拢嘴。

五年多来,受他资助的贫困家庭资金超过10万元,动用自己的铲车免费维修村级道路7万余元,他开着自己的车为村民办实事、好事,受到群众的称赞。

新闻推荐

吴起万亩葵花“田园花海”亮相

本报讯(记者姚志伟)8月4日上午,为期3天的吴起首届葵花文化旅游节在周湾镇拉开帷幕。由万亩葵花组成的“田园花海”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开幕式上,“陕北歌王”王向荣、青年歌手王红梅...

吴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吴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