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电视剧《少奇同志》试戏被王光美称赞“真像”,始终把扮演伟人当做荣幸郭连文:表演生涯全给刘少奇,值

新京报 2021-08-30 00:40 大字

在今年播出的电视剧《大决战》中郭连文再次出演了刘少奇一角。从电视剧《少奇同志》开始,郭连文就成了扮演刘少奇的特型演员。

作为扮演刘少奇的特型演员,郭连文非常清楚,他需要把自己掏空、碾碎,从外形、神情乃至精神上都无限接近这位伟人。而作为演员,他始终坚信,敬业是最基本的品质,要用心体会、精益求精,才能奉献出最完美的表演。

被问到这么多年把所有表演经历都交给一个角色会否遗憾,他没有半点儿迟疑:“这有什么遗憾的,就算表演生涯都给了刘少奇同志,也值!尽管前前后后出演过很多次,但每次创作都是全新的一次尝试,角色的年龄段不一样,遇到的人和事也不一样,思想在变,这些都需要演员在白纸上重新描绘,是一种考验。”

郭连文认为,演员这个职业,需要下苦功夫才能达到德艺双馨,“就像《长征》中那场玩命的戏,是我最苦、最难忘的回忆,但也只有这样做,我才能满意自己的表演。”

第一次去试戏,王光美说“真像”

“刘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以及和他一同参加过革命工作的老同志见到我后,都很惊讶,说我太像年轻时候的刘少奇了,我的出现也勾起了他们对往事的回忆。”

在成为扮演刘少奇的特型演员之前,郭连文在影视圈已打拼多年。中戏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儿艺,1985年,曾出演电影,但只是龙套角色。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影视行业发展迅猛,也为郭连文提供了更多机会。他在当年轰动一时的电视剧《渴望》中扮演一个老实巴交的工人,在电影《诸葛孔明》中饰演司马懿。但这些角色均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直到他遇到电视剧《少奇同志》。

1998年,郭连文出演电视剧《蓝色三环》时,化妆师觉得他的外形有一点像刘少奇。同年,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央电视台筹拍电视剧《少奇同志》,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演员。因外形酷似刘少奇,郭连文被推荐到剧组,经过几轮甄选,他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扮演者。

“导演一直说我行,可心里还是没底。直到后来,见了刘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以及和他一同参加过革命工作的老同志,他们很惊讶,说我太像年轻时的刘少奇了,我的出现勾起了他们对往事的回忆,他们也一直鼓励我大胆地去表演。”郭连文说,整个试戏过程中他的内心很忐忑,到现在他还记得,自己穿着一袭白衬衫站在王光美面前,她惊讶地说出那句“真像”时的情景。

扮演伟人,演员要专注于各自长处

“扮演伟人,演员要专注于各自长处,每个人理解的深度、强度、广度是不一样的,你深入理解、分析了,豁出去演好,就行。”

对郭连文而言,参演《少奇同志》会面临巨大的压力,观众心中的刘少奇一直有固定形象,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白发苍苍的模样,他不知道自己的扮相,能不能被接受。于是,他开始认真学习有关刘少奇的各种资料,一有空就去请教王光美及刘少奇的身边人,“王光美告诉我,刘少奇一般不发脾气,对其他人都很尊重,也很体谅大家的辛苦。但如果交代下去的工作没有做好,出了不该犯的差错,他就会发脾气。但事后他会觉得有点儿过激,还要找人赔礼道歉。从这一点,能感觉出少奇同志是个有修养、对人很谦和的好人,所以我在扮演中也会非常注意我的脾性。”

《少奇同志》播出后,郭连文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也是从该剧开始,郭连文正式成为演绎刘少奇同志的特型演员,邀请他出演的剧组也越来越多,包括《长征》《新四军》《延安颂》等众多红色影视作品中,他都完美生动地演绎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刘少奇的形象。“我对少奇同志的理解、研究、体会是不太一样的,尽管以往也有一些资料,但我只按照自己悟到的东西,按照我本身的才能,把它发挥到最大化。扮演伟人,演员要专注于各自长处,每个人理解的深度、强度、广度是不一样的,你深入理解、分析了,豁出去演好,就行。”

由于长时间扮演同一个角色,郭连文早已把对刘少奇的研究当成生活习惯:“演员总是处于扮演的角色所处的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会受到少奇同志的影响。”他记得,在安源拍戏,当年跟刘少奇同志一起参加过罢工的老革命都说,“郭连文走路、说话、眼神,都太像少奇同志了”,想着这些跟少奇同志一起工作、战斗过的人能肯定他的表演,郭连文十分欣慰。

用长征精神拍《长征》至今都后怕

“当时在片场大家就一个感觉,这哪是在拍戏?我们真的是用长征精神来拍《长征》,拍这部剧,我们所有人也真的经历了一次长征。”

将伟人演到极致,是郭连文坚持了几十年的事情,从第一次扮演刘少奇开始,他面临的拍摄任务就极为艰巨,也因这个角色吃了不少苦头。拍《少奇同志》时,都是实景拍摄,夏天拍冬天的戏,酷暑难耐却要穿着长衫、戴着礼帽,扎着毛线围巾,因为有很多描写地下党活动的戏,白天都不能开灯,甚至还要在房间里设置暖炉,每次拍完人都湿透了。“现场就两件白衬衫,穿了这件换那件。”

而拍摄电视剧《长征》时,他还险些丢了性命。剧中,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导演专门加了一场刘少奇背着小战士过草地的戏。拍摄地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严重缺氧,正常走路都呼吸困难,郭连文还要根据剧情拿着公文包、干粮袋、两支步枪和一把手枪,并背起小战士走出很远。大家都担心他吃不消,但郭连文坚持说没问题。他回忆说,当时自认为身体素质还不错,可背起小战士后,顿时觉得气喘不过来了,“那场戏还是个长镜头,我必须一气呵成,摄像机推过,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感觉严重缺氧,胸腔都要爆炸了,但导演没喊停就不能停。拍完那场戏后,只听见剧组工作人员跑过来说‘快抢救郭老师’,后来发生了什么我都不知道了。”

他说,每次想起当时的情景都觉得后怕:“我看了摄影师拍的剧照才知道当时的惨况,脸色苍白,嘴唇几乎要裂开了,连妆都不用化了,还眯着眼睛、歪着帽子,感觉已经半死不活了。”他提高了音量:“大家就一个感觉,我们真的是用长征精神来拍《长征》,这比看任何电视剧还受教育。”

即便如此,郭连文始终认为能扮演刘少奇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家人也为他感到自豪,“我家老太太一直睡觉早,但有些电视剧播得比较晚,她宁可晚睡,也要追剧。她是我最忠实的粉丝,后来我特意给家里换了个大电视。家里人这么喜欢看我的表演,除了他们对少奇同志的感情,还有我能有机会演伟人,也是他们莫大的荣幸。”

采写/新京报记者周慧晓婉

摄影/新京报记者郑新洽

新闻推荐

文字孤独 情感圆融 比喻奇崛 书写晓畅 延安市诗人成路作品获2020年星星散文诗年度提名奖

本报讯(记者谢丹丹)6月10日,《星星》诗刊星星散文诗年度奖揭晓,延安市诗人成路的散文诗《一只候鸟就在背后》荣获提名奖。星...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