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多烦恼,应该怎么办? 记者 宋伟 刘晶
一提到打鼾,相信大家一定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打鼾真的太常见了。打鼾的声音可大可小,有习惯性打鼾,也有偶尔打鼾,夜间大声打鼾对于同室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和折磨。研究表明,在30-60岁的普通人群中,44%的男性和28%的女性有打鼾现象。
那么打鼾究竟是不是一种病,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请延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魏亚强,为大家讲解有关打鼾的那些事。
打鼾是不是病,需要治疗吗?
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睡眠期间上呼吸道气流通过时冲击咽黏膜边缘和黏膜表面分泌物引起振动而产生鼾声;其部位始自鼻咽直至会厌,包括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及其腭咽弓和腭舌弓、舌根、咽肌及咽黏膜。打鼾时出现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缺氧,会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魏亚强说,严格意义上来讲,打鼾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声学现象。打鼾是上气道阻力增高和咽部塌陷增多,导致睡眠时上气道软组织振动产生的一种声音,通常发生在吸气相,但也可以发生在呼气相。虽然打鼾是一种声学现象,但其存在表明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上气道病理生理问题,打鼾除会影响旁人的正常休息外,最直接的恶果就是会导致打鼾者在睡眠中缺氧,不仅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而且可能是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因此,打鼾也是需要进行医学干预的。
引起打鼾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中枢性疾病、阻塞性疾病、混合性因素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多数患者肥胖或超重,存在上呼吸道包括鼻、咽部位的解剖狭窄。部分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常合并OSAHS。OSAHS的发生与上气道解剖学狭窄直接相关,呼吸中枢反应性降低及与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因素亦与发病有关。
高危人群的临床特点
魏亚强说,目前,普遍认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引起猝死、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因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危人群:肥胖、难治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夜间心律失常、脑卒中、肺动脉高压。他们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临床特点:白天嗜睡、醒后精力未恢复、疲劳或失眠;夜间因憋气、喘息或窒息而醒;习惯性打鼾、可观察到的呼吸中断等症状。
当怀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时或已经诊断明确时,应该详细地询问睡眠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以帮助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评估。
六种方法可治疗
解除睡眠呼吸暂停,纠正睡眠期低氧,改善睡眠结构,提高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并发症发生和病死率。
治疗方案有6个方面:
1.危险因素控制:应控制体重,包括饮食控制、加强锻炼。戒酒、戒烟、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可引起或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药物。
2.病因治疗:纠正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使之加重的基础疾病,如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等。
3.体位治疗:侧卧位睡眠,应对患者进行体位睡眠教育和培训。
4.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首选和治疗手段。
5.口腔矫治器:目前研究发现,口腔矫治器可有效减轻鼾症、减少阻塞性呼吸暂停事件,改善日间嗜睡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其远期疗效如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方面的作用仍需大样本数据证实。然而,目前口腔矫治器的使用尚不能达到精准,无法预先准确评估每位患者的矫正距离,也无法预测口腔矫治器的疗效,这使得该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受限。
6.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
三招可预防打鼾
魏亚强提醒大家,预防打鼾,无论男女,均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针对打鼾者进行戒烟、戒酒、体重管理、睡眠卫生教育等。
2.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危人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展为中重度。
3.三级预防(康复、护理及出院后随访):对于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要积极治疗,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作用,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劳动能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欢)5月2日至3日,“我要上全运”2021年西北地区大众跆拳道公开赛在延安体育馆举行,来自西北五省共23个队468人参...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