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集结号”:“蒲兴贵、余凤英,任务完成,归队!”
?● 村民主动帮忙为蒲兴贵夫妇迁葬
?●毕醒世展示安葬在蒲兴贵身边的耐火石
?● 余凤英戴过的眼镜
●2012年夏天,李志有给毕醒世讲述蒲兴贵夫妇的故事
从迁葬到立碑,只用了一个星期。清明前,蒲兴贵、余凤英夫妇的遗骨就搬进了延安红军苑。
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毕醒世、宣永红,还有甘泉寺沟村的几个农民,默默地把几支菊花放在墓碑前。
如果李志有还活着,他肯定也在他们中间。他可能会欣慰地流出眼泪:我守了五十年,这回再不用担心老蒲了!也可能会安静地坐下来唠叨几句:老班长啊,这下你也算回了部队。
1 没有完成的任务
没能保住部队的文件和重要物资,大约是蒲兴贵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1967年,身体渐衰的蒲兴贵自觉时日无多,便给支队书记李志有交代了后事:我当年没看好窑里的东西,死后,你就把我埋在窑里吧!
蒲兴贵说的窑,就是存放部队物资的两孔窑洞。
没多久,蒲兴贵就去世了。去世时70多岁。
蒲兴贵去世后,妻子余凤英逐渐失去劳动能力,由生产队照顾直至1974年去世。
两人无儿无女,死后甚至没人能说清他们具体生于哪一年。
寺沟村人对他们的记忆从1943年开始。
1943年,甘泉府村川来了一批穿军装的人,他们很快在寺沟村附近建起一座铁厂,这铁厂不仅炼铁,还制造武器,打造农具,经营农场,喂马放羊。
后来,村民才知道这些穿军装的人是贺龙的部队,蒲兴贵夫妇就在其中。
蒲兴贵个子不高,圆脸,皮肤略黑,说一口四川话。因为在部队的职务是班长,寺沟村人也都学着当兵的样子叫他“老班长”;余凤英戴着眼镜,但并不识字,南方口音,说不清是哪里人。听说先前有个丈夫去世了,二婚才嫁给蒲兴贵。
夫妻俩真正留在寺沟村,是1947年后。
1947年,胡宗南部队进犯陕甘宁边区,延安开始战略性转移,甘泉府村川热闹了三年多的铁厂被迫关闭,工人士兵全部撤离。临走时,部队把酸菜、腌猪肉、棉花、毛线等一部分生活物资送给了当地百姓,但还有一些带不走的军用物资需要照看,便留下两人专门看守,这两人就是蒲兴贵和余凤英。
那一年端午节前,胡宗南大兵压境,府村川一带的民众都被赶到洛河川甄家湾,当时装扮成百姓的蒲兴贵夫妇也一同被赶到甄家湾。走之前,他们把铁厂遗留的文件档案和重要物资,集中在两孔窑洞里然后用土把窑洞封存起来,伪装成坟墓,以为能逃过敌人的眼睛。
没想到,这一走竟是好几个月。数月后再回到寺沟村,蒲兴贵傻眼了:全村的地窖、坟墓全都被挖开,他伪装成坟墓的两孔窑洞自然未能幸免,而藏在窑洞里的档案物资,早已被敌军的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那一天,50多岁的蒲兴贵在被烧得焦黑的两孔窑洞前放声大哭,那哭声让周围许多乡民都跟着落泪,也深深烙进了当时只有9岁的李志有的心里。
2半个世纪的守护
李志有到死都放心不下,唯恐哪一天开发的铲车突然就把蒲兴贵夫妇的坟墓夷为平地。
2012年7月的一天,正在家中吃饭的李志有,忽然听到门外机器轰鸣。他慌忙撂下饭碗,跑出门去,只见一台挖掘机正在附近挖山平地。
“不能挖,你们不能挖!”李志有张开双臂,整个身体挡在轰鸣的挖掘机前。
这一挡,寺沟村正在进行的乡村旅游开发由此中断。
寺沟村依山傍水,是个恬静的村落,离它不远的府村川河清澈见底,经常会有游客过来垂钓。旅游开发对当地来说是好事,但在李志有看来,天大的好事也不能挖了蒲兴贵的墓。
自从9岁那年听了蒲兴贵在窑洞前绝望的哭声,李志有就特别心疼这个留守军人。“开发事件”后,他不禁担忧:我要是死了,谁来给老蒲守墓?他小心地重新填平被挖掘机挖开的墓地缺口,但内心的缺口却再也无法填平。
2017年李志有去世时,已为蒲兴贵守墓整整五十年。
这五十年里,寺沟村并入府村,乡亲们大都换了新房,搬了地方,但李志有一直坚持住在那孔比自己年龄都大的土窑里,因为这个土窑隔壁就是原来铁厂的地方,他一出门便能望见安葬蒲兴贵夫妇的那两孔窑洞。
这五十年里,每逢春节、清明,李志有都会给蒲兴贵夫妇上坟、添土,最初是带着村民,后来带着儿孙,再后来就剩他一个人。岁岁年年,新老更替,关于蒲兴贵夫妇的往事在光阴荏苒中逐渐消磨。
李志有说:蒲兴贵是四川人,跟部队来到延安,他和余凤英在部队认识结婚;胡宗南撤退后,部队曾有人找过蒲兴贵夫妇,得知文件物资全部被烧毁后,通知他们等消息;然而,蒲兴贵到死都没有等来重回部队的消息……
李志有的说法被寺沟村85岁的雪云德老汉证实,雪云德曾任寺沟生产队队长,和李志有一起安葬的蒲兴贵。下葬那天,生产队出资买了两斗黑麦,吃了一顿黑面饸饹,算是给蒲兴贵办了丧事。
2012年,毕醒世和甘泉几个做文化研究的朋友来寺沟村调研,李志有把铁厂和蒲兴贵的故事讲给他们听。毕醒世是延安市政协委员、特邀文史委员,他听完很感动,当即表示要考证府村川铁厂的历史,还推断蒲兴贵可能是长征到达陕北的老红军。
李志有听后非常振奋,毕醒世走后,他就开始等消息。他希望蒲兴贵夫妇的身份被确认,然后有一块专门的纪念地,今后他就再不担心了。
但他终究还是没等来那个消息。
3民间纪念的接力
2021年3月底,宣永红决定为蒲兴贵夫妇迁葬。
宣永红是宝塔区政协常委,也是一个企业家,在他经营的仙鹤岭公墓有一个公益性的红军苑,可免费安葬已故老红军。年初政协会上,他无意间听说了府村川铁厂与蒲兴贵夫妇的故事,就主动联系毕醒世,一番走访核实之后,决定把蒲兴贵夫妇迁往红军苑。
在村民的协助下,他们很快找到安葬蒲兴贵夫妇的两孔窑洞。
墓穴打开,两口棺材,一个窑洞里一个。陪伴蒲兴贵的是一块炼铁炉里的耐火石,而陪伴余凤英的是她生前戴过的眼镜。
他们小心地用布把遗骨裹好,放进崭新的柏木棺材里,再把棺材缓缓抬上车。
搬迁的过程很快,府村党支部书记陈子军带着村民主动过来帮忙。就像五十多年前,全村人一顿黑面饸饹安葬蒲兴贵一样。
这消息晚了四年,李志有没有等到。之所以晚,是因为毕醒世的考证过程十分艰难。
2012年从甘泉回来,毕醒世就开始海量寻访,几乎考证了延安境内有记载的所有兵工厂,但一直没找到甘泉铁厂的蛛丝马迹。事情就这样耽搁下来。直到今年年初,他突然在一份1944年的《解放日报》上找到一篇贺龙第一铁厂的报道,其中各处细节与李志有的描述高度吻合,由此才认定了铁厂的事实。而铁厂认定后,蒲兴贵夫妇的身份就有了依托,根据口音、年龄以及“一直跟着部队”等信息,再结合延安当时的外来人口结构,毕醒世判断,他们应该是长征到达陕北的老红军。
宣永红相信毕醒世的判断。或者更确切地说,他相信延安人的拥军情怀。
经营红军苑十五年,宣永红亲手安葬过一百多位老红军,像蒲兴贵这样只有群众口口相传、因无法举证而不能官方认定的“红军”不在少数。但只要史料论证合理,红军苑都接纳。就像李志有为蒲兴贵守墓的五十年一样,关于老红军,宣永红也有一种执念,除了官方认定的身份,他同时看重人们对“红军”的民间纪念。
当年,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到达吴起时不到8000人,最终领导全国取得胜利,靠的就是人民的拥护。想必府村川铁厂运行时,也是一派军民鱼水、其乐融融的景象,因此才有寺沟村人对留守军人的尊敬和纪念,才有李志有对墓地长达半个世纪的守护,才有毕醒世及甘泉一干热心人对这段历史的追寻与考证……
蒲兴贵没等来的消息,李志有没等来的消息,都是人生未完成的遗憾。如今,这个接力棒,宣永红接了,帮他们走向终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陈琪璐)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顺利完成了医院首例高难度消化道重建术后的经内...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