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话剧的艺术魅力及其价值 任永红

延安日报 2020-10-25 06:06 大字

由延安文化发展集团精心打造的话剧《人生》近日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是时代之幸,文艺之幸,路遥先生之幸。在一个倡导文化自信的国度,必须要有经典的文艺作品推陈出新,引领时尚,闯出新路,走向世界。路遥生长在延川,曾就读于延安大学,他对延安这片土地爱得非常深沉。小说《人生》是他的成名作,充分显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艺术水准。今天,话剧《人生》的横空出世,是路遥经典作品的再翻版,是艺术在时空的再穿越、再提升,必将为青年一代所喜欢和推崇。

我与家人一起有幸观看了这场文化大餐,被它所表达和演绎的生活深度、品味高度和艺术温度深深地吸引和感染,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晚上回到家里,又一次翻开路遥的《人生》细细品味了一番,越来越觉得创新推出的话剧《人生》有它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及时代价值。

一是梳理呈现了原著的基本脉络和矛盾点。路遥的《人生》集中反映了“城乡交叉地带”现代文明与古老生活方式的撞击与震荡,以及新的生活观念与传统观念的激烈冲突,让我们从中感悟生活的喜悦与悲凉,命运的公正与“不公”。小说把高加林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干部再到农民,从生于土地、长于土地到离开土地实现梦想最终回归土地回归现实描绘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把一个好高骛远、心怀抱负的年轻人奋斗的心理历程、真挚的爱情历程展现到了极致。在话剧《人生》的主要表现节点上,将这个基本的核心内容理得非常清楚。从剧情设计来看,始终围绕主人公的人生变迁和情感变化总基调,通过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张克南之间爱情的矛盾与纠结冲突,用最精彩的片段和最经典的语言,充分彰显事态发展脉络,让充满矛盾的个体展现出最真实的人性,使一个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逐步向悲凄的、让人叹息的趋势推进。尤其是喜剧式的开幕和悲剧式的结局更是显示了巧妙的艺术处理能力。这是符合大众心理的、符合生活逻辑的现实呈现,是对原著的基本遵循。

二是灵活反映了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生活状态和年轻一代的爱情追求。谁生活在那个时代,谁最有发言权;谁土生土长于农村,谁最能体会到作品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比如对高家村的描写、对大马河川的描写、对农民心理的描写、对城市人生活的描写,都是在作者认真观察、细心体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迸发出来的。作者对高玉德夫妇的善良与木讷,对高明楼、刘立本的精明与老道,对马占胜的阿谀奉承,对克南母亲的势利与刻薄,对德顺老汉的睿智与纯粹,都是通过生活的细节展示出来的。作者把农村劳动人民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写得活灵活现。作者把高加林的命运和爱情放在历史大背景下,将美丽纯洁善良的刘巧珍,时尚浪漫开放的黄亚萍塑造得非常真实、扣人心弦。话剧《人生》将这些关键的、基础的、最能打动人心的场景进行了还原和处理,让人身临其境,把许多童年记忆勾勒得出神入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尤其是对巧珍的人物刻画,让人觉得含蓄、清爽、可爱,无可挑剔。特别是对巧珍真挚的、朴素的爱情表达,让人忍俊不禁。她那一句:“加林哥,我看见你比我爸和我妈还亲!”打开了多少青年男女的爱情密码,也打动了多少观众朋友的心。

三是充分吸纳运用了陕北多种文化元素。这个特点,我最为赞赏。陕北人的文化底蕴,是高与厚,是精与细,是骨子里的气质,是心底里的善良。陕北的黄土风情、乡约民俗最地道、最质朴、最能让人感受到豪放与细腻,厚重与亲切。话剧《人生》汲取了陕北文化的丰富营养,将地方语言、地域特色、农耕文化、农村生活高度融合,不但有了磁性,有了张力,还突显了陕北的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无论是背景、配音、灯光,还是服饰、道具、方言,都体现了七八十年代陕北的苦焦生活。话剧还将民歌、唢呐、舞蹈融入情节,将嫁女、赶集等元素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将掏地、挖粪、赶毛驴、骑自行车、担水等诸多细节叠加穿插,让所有陕北人一看就会痴迷,一看就会受到触动。

四是探索尝试了新时代经典作品新的表现形式。以话剧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叙述经典小说,其实是比较难的一件事。尤其是路遥的作品,质朴、醇厚、感染力强,人物极具个性,善用心理活动描写手法,语言风格独特,仅以简单的场景、简要的台词和抽象的肢体动作进行烘托、表达,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这个团队成功了,他们用集体的智慧、高超的演技征服了观众,这是市级文艺创新发展之路,是新时代文艺创作改革之路。我相信,这只是个开端,更多更好的经典作品,会源源不断地被创新、被演绎、被搬上舞台。

路遥创作的《人生》,在全国引起轰动,许多青年为之倾倒。话剧《人生》的到来,也必将体现它新的时代价值。第一,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经典作品的魅力。经典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它有长久的生命力,永恒的吸引力。《人生》告诉我们的,是哲理,是智慧,是不屈的奋斗精神,是刻骨铭心的爱。我们要通过复活类似的经典之作,让更多的人重拾书本,回归本真,远离浮躁,提升品位。第二,会引起更多的人重新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路遥创作的《人生》是改革之初陕北农村的一个缩影,是农村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从作品中,我们能找到父辈们的影子,甚至能找到自己的童年记忆。我们今天看话剧《人生》,是站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平台上的,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要比40多年前强多少倍。我相信,每一个观众都会为今天幸福的生活而自豪!都会为我们祖国有这么大的变化而骄傲!第三,会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弘扬延安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是延安追赶超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之一。陕北民歌、陕北窑洞、陕北方言、陕北农村生活,沉淀了太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话剧《人生》的成功推出,是我们挖掘地方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打造精品工程的有益尝试。我们一定要把对文化的自信转化为实际行动,让艺术之花在革命圣地尽情绽放!当然,话剧《人生》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果加以完善,将会更出彩。比如,在开场时缺少对作家路遥的介绍,如果能加上作品背景及创作过程,会更加完美;再比如,对高加林爱情的纠结与矛盾体现得不够充分,给观众一种轻浮感和移情别恋的错觉;还比如,对德顺老汉的总结性语言突显得不够,在原著里是有铺垫的,有预言性的,也是《人生》最具哲理的神来之笔,在谢幕时,如果再升华提高,会更好。我坚信,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从延安走出陕西、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新闻推荐

鲁艺学员后代向延安捐赠珍贵文物

本报讯(陆原)诗人李季、作曲家李焕之、版画家张映雪亲属近日在延安向鲁迅艺术学院旧址捐赠253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