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们朝夕相处,每天都被感动着” 记省级道德模范张延波
记者 刘卓
人物档案
张延波,生于1965年,延安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参加工作38年来,先后服务于精神病患者、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和被遗弃的孤儿,曾获“省级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2018年4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夏日时节,天气炎热,却抑制不住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在延安市儿童福利院,年过五旬的张延波正蹲在孩子们面前张开双臂和他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孩子们被他逗得乐呵呵的,整个福利院都是欢声笑语。
身为人父,爱自己的孩子是本分与责任。像父亲一样爱他人的孩子,且是身有残障的不幸孩子,更需要一种境界和坚守。张延波用一颗滚烫的心温暖着生而残缺的花朵,给他们爱与力量,一路呵护他们成长。在年深月久里,为每一个孩子点亮生命的希望。
为善而生为爱坚持
从刚参加工作时的护理员到如今,年过五旬的张延波将大半辈子的心血都献给了社会福利事业。哪怕再苦再难,也从没想过放弃,“听见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就又浑身充满了干劲”。
由于工作出色,2011年张延波被任命为延安市儿童福利院院长。从那天起,他没有休过一天假,逢年过节也总是买上很多好吃的,和福利院的孩子们待在一起。大年夜,一起吃年夜饭、一起看春晚。初一早上,每个孩子还会收到“院长爸爸”自掏腰包准备的压岁钱。
然而,2018年春节,张延波“缺席”了。说起个中缘由,这位外表粗糙但内心细腻柔软的西北汉子仍不免伤怀。
因身体或智力残疾遭到遗弃,生活在福利院的很多孩子需要一直做各种手术,而且不止一次,有些手术还非常漫长。谁也不曾想到,骨癌会找到年幼的楠楠。张延波带着他四处奔波,经历了几次大手术,但结果并不理想。
“院长爸爸,今年我想回院里过年了,要是我不行了,你再把我送回来,可以吧?”轻声重复着孩子告诉自己的愿望,张延波哽咽如昨。
因为看病,11岁的楠楠已经几年没有回到福利院这个“家”过年了。今年春节前的一天,张延波在病榻边答应孩子,“听大夫的话,只要你挺过这阵,就是让你带着氧气枕头,爸爸也接你回来过年,爸爸把床给你准备好,一定接你回来。”
可是,一向听话的楠楠,这一次让院长爸爸“失望”了。过年前3天,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永远地离开了。太过伤心的张延波“躲”了起来,他不想让福利院的孩子们知道这件事。
“像剐掉心头上的肉,疼啊!”多年过去了,张延波心底的痛沉积成了一杯自饮自酌的苦酒,“和这些孩子朝夕相处,每天都被娃娃们感动着。”
用心呵护助其成长
福利院里的孩子70%身有残疾,其中40多个儿童患有脑瘫,他们大多手脚僵直,完全不能活动。张延波把院里的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照顾,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院长爸爸”。
5岁的壮壮不小心脸部烫伤,张延波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及时将孩子送到医院救治。怕孩子伤口感染留下疤痕,他每天都会到医院协助护士给孩子上药、喂饭。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壮壮很快康复出院了。
3岁的悦悦突然癫痫病发作窒息,张延波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用手指压在孩子的上下齿之间,终于使孩子将卡在喉咙的痰吐出来,逐渐缓过来。
……
诸如此类的故事不胜枚举,而张延波就是这样,用心呵护着孩子们,让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用爱点亮前行灯塔
“他们唤我一声爸爸,我就要为他们负责。”令张延波颇感欣慰的是,今年福利院有4个孩子考上了大学。“看到这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能接受好的教育,就是给予我最大的鼓励。”
按规定,年满18周岁的孤儿就要离开福利院走向社会。但令张延波担忧的是,在没有稳定生活来源的情况下,他们该怎样生存。“一想到这里,我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张延波说。
张延波开始为孩子们谋出路,为他们四处奔波解决就业问题,但是效果不好。思前想后,他决定把事情汇报给市委、市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他在院里给孤儿们安排就业,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目前,儿童福利院已解决了8名大龄孤儿的就业安置问题,实现了延安首次大龄残疾孤儿保护性就业。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郑玮通讯员郝波文/图)按照省气象台8月3日下午发布的雷电橙色预警和延安市总体安排部署,延安宝塔区迅速进入战时...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