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有个“小延安”,唤醒沉睡南黄崖村

农村大众报 2020-06-15 14:17 大字

穿上革命服装,重温入党誓词;推起独轮车,吃顿农家饭,听老乡说说农村发展……有着“十里红村小延安”之称的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南黄崖村,游客不断。

农家女身兼数职

南黄崖村,位于大峰山东麓谷底,石头多、水少,是济南市偏远山村,曾经只有一条山道与外边相连。40岁的董广花,大部分时间在家看孩子。“去年这时候,俺就知道孩子不哭就行。”身穿工作服的董广花,干净利落:“五六亩山地,没多少收益。”今年四月,作为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的村史馆试营业,董广花把空闲的房子租出去做了农家乐,她本人经过培训成为农家乐的服务员、村史馆的讲解员,有时还客串演员,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几番。

“最主要是见的人多,长见识了。”董广花说,“不再想着去城里打工了。”

邀请专人整理村史

“现在能来这么多人,多亏了孟主任把村里的历史一点点挖掘出来。”今年70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圣海感慨。他说的“孟主任”,是指镇党建办主任孟文祥。

大峰山革命根据地,被誉为“泰西的延安”(泰西,指的是泰山以西地区,包括泰安、肥城、长清、平阴等8个县区),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为传承红色基因,2018年6月,济南市开始筹备建立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地点距离南黄崖村只有5公里。大峰山脚下有三个村——南黄崖、北黄崖、中黄崖。抗日战争中,曾是通往延安的秘密交通线,村里多年来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十里红村小延安,铜墙铁壁三黄崖”。

“何不趁这个机会,挖掘村里的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呢?”孟文祥回忆,“我当时就对这几个村负责人说,你们哪个村愿意,我来挖掘整理。”

老人讲出村史来

“来我们村!”张圣海率先向孟文祥发出邀约,并主动召集村里上年纪的人,轮流讲村里流传下来的故事。就这样,孟文祥带领党建办一班人、历史爱好者经过大半年的走访、印证,把南黄崖村从1938年到1949年的80多位革命英烈、70多位杰出民兵的名字、事迹整理成册,选其精要做成展板。

与此同时,张圣海带领村民,在专家的指导下,修葺村里的两处革命旧址,重新铺了村里的石板路,整治村庄环境。另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修了两条宽敞的大马路,一条通往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一条通往镇驻地。

农村大众报记者魏新美通讯员司利宵

新闻推荐

全国两会精神省委宣讲团走进延安

华商报延安讯(记者贺秋平)6月12日,全国两会精神省委宣讲团走进延安开展宣讲,省委宣讲团成员、全国人大代表、延安市委副书记...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