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匈奴》作者高建群延安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延河是我的三个精神家园之一”

华商报 2020-05-20 01:21 大字

“我有三个精神家园,一个就是长期生活工作的延河……”5月19日上午,《最后一个匈奴》作者高建群在延安学习书院讲述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过程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到陕北,出生于关中平原的高建群似乎就有讲不完的话。他说从少时在延安生活、上学,到1977年退役又回到延安工作,他与延安一直紧密连接,也正是在延安这片热土上,有了《最后一个匈奴》这部作品。

对陕北他情有独钟,“我把自己的写作和思考与三条河紧密地联系到一起。”高建群说,少年时代的渭河,巡逻站岗的额尔齐斯河,以及走向成熟乃至成功的延河,都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在谈到创作《最后一个匈奴》时,高建群表示,他整整用了10年去做准备工作,而写作其实只用了1年零10天。

1979年4月,陕西省作协在西安开了恢复活动后的第一次创作会,延安有臧若华、张弢和高建群参加。会议期间,臧若华和高建群约好要写一部陕北题材的小说,她甚至提供了大量的细节,包括《最后一个匈奴》中“高粱面饸饹羊腥汤”事件,还有那个剪纸的小女孩等。

高建群说,会议后这个题材一直萦回在自己的脑海中,再也无法丢开,也就是从这次会议后,高建群开始了《最后一个匈奴》素材的搜集及准备工作。

1989年,为这部小说整整筹备了10年的高建群接到了一份长篇小说的约稿合同,他当即就签了《最后一个匈奴》的出版合同。1991年5月,高建群开始闭门创作。1992年6月13日,呈现陕北边陲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最后一个匈奴》终于问世。

高建群表示,陕北的本土文化顽强地从这块荒僻之地生长出来,给这种文化以最重要影响的,是各民族文化的融汇,而在融汇中匈奴文化的影响显然是最为重要的一次。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奇妙地结合,显示了这块高原文化因素的主要特征,”高建群说,这也许就是要选定“最后一个匈奴”作为书名的缘由所在。

1992年6月13日,《最后一个匈奴》的句号划过,当作品完成的那一刻,高建群哭了,他对自己说:“你是不可战胜的!”“在那一年多里,我就像一架失控的航天器、一个植物人一样地生活着,我生怕我不能把自己的沉重思考告诉人类,就撒手长去。”高建群说,一年多一点的创作,他抽了一百多条烟,瘦了十三斤肉,掉了三颗牙齿。现在肉又重新回到了身上,只是牙齿永远没了。实习记者 王健 文/图

新闻推荐

浅谈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 高晓华

基于项目的学习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完成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