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假感情和伪诗歌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3-08 02:39 大字

每当社会与自然的重大事件发生,人们诗“言志”,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了。

1938年8月7日,在延安所有的街巷,城墙、庙宇、甚至岩石、树干上,贴满了无数诗歌。这些诗短小精悍,铿锵有力,如烈火和弹药一般,同仇敌忾。比如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暴发,这是人类历史上又一罕见的重大灾害事件。在一级响应、封城、救治、隔离等一系列的紧张而又严峻的抗疫斗争中,自然,轰轰烈烈的诗歌洪流又铺天盖地而来。

可是,绝大多数作品,却没有如街头诗那样,让人激动,获得战斗的力量。这些作品,有的直接演绎事件,感谢“新冠君”,赞颂“戴上口罩的中国更加巍峨”,有的把病毒比为死神,比为妖魔鬼怪。“一个歹毒无比的’新冠’。/它坑蒙拐骗毒,无不用极!瘟神、流氓’新冠’!”只是喊口号,消解和扭曲这场严峻的人与自然的斗争。

言为心声。在诗歌中,无论需要如何不着边际的想象,抒写的感情必须是真实的。这个“真实”,必须是写作者在现实的生活和斗争中,被具体可感的事物所感动,激发出来的表达欲望。想当然地臆想比拟一番,然后直接说出想法,或者排列成亢奋的诗句,或者化为低俗的段子,逗人一乐,这样的感情还是真实的吗?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据说在晚清末年,有一位不识字的车夫,给母亲送葬,他一路哭喊着:“哭一声/叫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如何不答应……”一位诗人听到,大加赞赏,认为这是最动情的好诗。的确,这样的声音虽然明白如话,却极其富有穿透力,直击人心,催人泪下,这是因为车夫一生的情感,都凝聚在这样血和泪的呼喊中了。向这位不识字的劳动者学习吧,要想写好诗,拒绝假感情!

新闻推荐

薛辉:抗疫中提供全天候消防指导服务

□记者陈雪“目前,我们远程指导服务了1022家(次)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延安市政协委员、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薛辉主动...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