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学院用过的石日晷

延安日报 2019-08-12 15:49 大字

?●马列学院使用过的石日晷

我是抗战时期马列学院用过的石日晷,一级文物,现藏于延安革命纪念馆。

我长78厘米,宽41.5厘米,高15.8厘米,身体是砂石质。在我半圆形的脸上,共有12个方格,以数字“12”为中心,左脸依次刻数字“11—7”,右脸依次刻数字“1—6”,每格方格又分为6个小格。在数字“12”的正下方,还有一个石槽。

听革命纪念馆的小姐姐说,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长期处于敌人的包围封锁中,经济异常困难。当时,一些中央机关因没有钟表报时,担任执勤任务的警卫战士只能以点香柱为准,一炷香约一个小时。干部学校的作息时间也只能以观测太阳的高低为标准,很不方便。为了克服计时不准的困难,一些同志便效仿古人以石日晷计时的办法,制成了我,也是一种延安时期的计时器,并给我直接取名为“石日晷”。

我的诞生比较简单。他们在一长方形的石块上画一半圆,在圆心部位竖一短棍,在有太阳的情况下,短棍随太阳的升落而不断地移动它的倒影,然后按每一小时移动的位置刻出标记,写上数字。1—12表示钟点,两个数字间再刻出6个小格。一个格表示10分钟。这样,只要看一下棍的倒影在什么位置,就可知道是几时几分了。

我诞生后,干部学校、中央党校和自然科学院都曾使用过。虽然,我给大家提供的时间不是很准确,但解决了一时困难,我也是教育后人、铭记历史的最好例证。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自然科学院撤离时,将我坚壁于地下。后来,我被重新挖出,并交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并展出。(本报记者马政整理)

新闻推荐

《流火季》:一部值得关注的大作品 仵埂

在我的印象里,作家几乎都不善言谈,能言善辩者少,他们大多显得沉静多思,言短木讷,侯波这个状态,符合了我印象中的作家状态。作家...

延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