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云酸菜面”背后的男人

延安日报 2019-05-05 11:32 大字

?●1997年,川云酸菜面成了延安城里最大的面馆

文/苗妮妮

1992年,一个17岁的四川小伙儿,背着自制的铁桶火炉和烙三角糕的盘子来到延安,投入到东关大桥小商小贩的大军。小伙很年轻,名叫邱月均,烙三角米糕是他第二次从老家到延安的“创业项目”,头一回,是1989年,那次他是来卖布的。

1.1989年

做布料生意,年轻的邱月均最害怕的就是进货,那时候治安问题较为突出,初出茅庐,资金紧缺,进货的钱就是小邱全家的家底,银行业不发达,每次只能带现金坐长途车去郑州进货,这往返七八天的路程小邱是不敢睡觉的,一路上精神高度集中,直到现金换成了货,才能稍微放松些。一匹布几十公斤,小邱要一个人拼着蛮力把十几件布匹安置在回延安的长途汽车顶,安置好了还得看牢,防止丢货。

可见,外出进一趟布料是极度辛苦的,但这样的付出并没有换来“有利可图”,各路布商为了挤占延安市场互相压价,有时候为了抢生意还大打出手,陷入恶性竞争的布料生意,小邱看不到出路,再加之一次次进货换来的身体透支,他决定退出,另谋出路。这便是他在延安的第一次“创业”经历,不算成功,也不算失败,挣到了大概3万块钱。

2.1992年

停止布料生意后,邱月均独自租住在西沟一孔窑洞里,他每天锻炼调理身体,写自我总结,强迫自己动手做一日三餐,也许在总结里,也许在饮食间,半年后,他有了新的想法——为何不把四川小吃带到延安来?说干就干,回老家寻觅了一段时间后,他背着“专业灶具”回到延安城。

三角形烙米糕估计很多人都吃过,现在偶尔还能见到有人卖,一个方形铁盘被分隔为八个大小一致的三角形格子,刷上香油,舀一勺大米糊,在小炉子上烘烤几分钟,便制成了香喷喷的米糕。

当时延安的四川人很少,四川的美食也很少,他烙的米糕外脆里糯,入口香甜,很快打开了市场,笼络了不少延安人的胃,按邱月均的记忆,他是第一个在延安卖三角烙米糕的,独一家的生意,收入自然是不错,可身为小商小贩,难免的尴尬就是和工商打“游击”“东躲西藏”的挣钱,这并不是邱月均二回延安的初衷,“自尊”,一直是这个年轻人最看重的两个字。

幸运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延安的这几年,小邱发现延安人对酸菜、面条情有独钟,卖上米糕后,他开始钻研当地人的口味,延安人的饮食习惯让他联想到家乡的一些饮食方式,比如酸菜,北方酸菜所需的腌制时间较长,四川泡菜却只需几天,口味略有不同,但可说是异曲同工。

有了这样的联想,小邱筹划一番,结束了在东关“打游击”的三角糕生意,带着钱和新的思路,他回到四川,实施起了三进延安城的计划。他先是在老家走街串巷寻找各种调味原料,然后结合自己在延安生活三年的经验,潜心钻研起延安人爱吃的四川味道。如何做一碗叫好又叫座的面?一是要味道符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二是要能吃得饱,本着这样的初心,小邱搭配出了初级版本的“酸菜面”。

3.1994年

1993年底,22岁的小邱带着他的“秘密武器”——几麻袋四川调货,回到延安,开始了第三次“创业”。他租下了延安中心街五金公司巷的一间十几个平方米的小店,1994年元月1日,“川云小吃”正式开业。

为何叫川云?只因邱月均的老家宜宾位于四川、云南两省的交界处,他本人常年在延安生活,而寄情故土的方法就是把“川云”二字放进自家小店的招牌里。

“川云小吃”一开业,主售酸菜排骨面和四川麻辣烫等小吃。没有任何意外,精心研制的酸菜排骨面很快就成了店里的招牌。一大碗面,有爽脆酸菜,有大块排骨,汤是独家秘制,口味酸辣鲜咸,尤其是没吃饱的食客还能加面,大碗2块5,小碗2块,无论是从口感还是价格,这碗面对90年代初荤腥不足,囊中略羞涩的延安人来说,俨然变成了一场“暴力美学”。一周一个台阶,酸菜面的销量直线上升,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一碗面带红了一条巷,五金公司巷从此变成了酸菜面巷。鉴于酸菜排骨面的销量数月保持一枝独秀,邱月均撤掉了店里其他的小吃,把小店改名为“川云酸菜面”。

2块5的面,成本要2块3,邱月均大半年下来并没挣多少钱,但好吃实惠量大的招牌彻底打了出去。此后,小面馆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一路升级换代,95年入驻现在丽融巷的店面,97年成了延安城里最大的面馆,无论从用餐环境还是店内服务都走在了延安快餐界的前头。

当时很多人对川云酸菜面的店面装修并不理解,生意这么好,为啥还要花大价钱去搞装修?事实上,花钱谁都心疼,但邱月均还是带头打破了延安小餐馆经营的传统观念,干什么就要干到最好,走这条路就要走到前头,快餐也可以有格调,有尊严。邱月均对自尊理解得很早,也很深,这与他小时候的经历密不可分。

4.拮据的童年

“住在城里,没有土地的农民”,这是邱月均对童年的记忆。父亲是不善言辞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没有收入,妈妈泼辣些,做些手工或者苦力支撑着一家六口,所以家里的经济情况永远是捉襟见肘。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几年时间里,有些亲戚家有钱了,买电视,买冰箱,可邱家是“老母鸡都没有一个”,六毛钱的水彩笔买不起,歌咏比赛的白球鞋买不起,小学毕业五毛钱的毕业照小邱也没钱洗相,“我没有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第一次看到自己童年的样子,是在同学家的毕业照里”,少年小邱最骄傲的事情就是担任了学校的升旗手,可穿着姐姐淘汰下来的上衣和打着无数补丁的裤子,在同学惊诧的眼光中,这份骄傲成了“最后的稻草”。过度的贫困,巨大的落差撞击着少年敏感的心,让小小的他懂得了“要自尊,要有出息”。初中毕业30元的考试费,家里拿不出来,虽然后来在好朋友的帮助下,参加了考试,但靠读书赢得自尊已经不再是小邱的选项之一,他等不及了。15岁,邱月均离开了家,走向社会。

中国那么大,为什么邱月均选择在延安创业?因为那时候很多的艺术作品、战斗故事都讲到了延安,小邱热爱历史,对延安、南泥湾非常向往,后来家人要来延安做生意,小邱也捆起铺盖跟着一起来了。

“立志早、四体勤”是成功的法则之一,小邱在经营面馆的过程中做到了前面两点,但过早的步入社会,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还是吃了亏,川云酸菜面生意红火,生意一次次扩大的过程中他不懂管理,困难重重,后来甚至因种种原因身陷官司。这些事情促使小邱再次踏入校园,学习法律、管理,并请来律师协助管理。终于,川云酸菜面的管理模式逐渐成熟,实现了“开一家火一家”,做到了一次次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5.“情怀”与“质疑”

川云酸菜面在延安“红扬”了26年,成了很多延安人童年的美好回忆,而这碗面也不再仅仅是一碗面,更成了一种情怀。但这份红火与情怀中总夹杂着一些其他的声音,也许对一小部分本地人来讲,川云酸菜面是有原罪的,他们难以接受一个外地人这样挣延安人的钱,20多年的时间里,总有人为延安人的钱包鸣不平,也对酸菜面提出了各种质疑。在这些质疑声中,川云酸菜面逢错必改,不断升级,从小门面开到了连锁店,邱月均学习成长,潜心管理,从小邱变成了老邱,他说他最担心的还是食品安全,一个店每天卖出去几百碗面,只要有一个人吃出了问题,对他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他的后厨是直供模式,实体店里只煮面热汤,大后厨的运作与肯德基等外国食品供应采用一个模式,为了能让食客们吃到又好又快的面,他甚至请人制作了川云专用的各种锅具灶具,有些达到了申请专利的水平。

做餐饮有多困难,可能只有老板们知道,尤其是这个在延安扎根快30年的连锁老面馆,经营中一有个风吹草动,延安城可谓人人皆知。邱月均说:“做餐饮就是要草木皆兵,这样才能做强做大,每一次遇到问题,从后厨到前台都要迅速查究原因,追责到底,如何纠错,如何在问题和失误中改进,如何让延安老百姓信任川云是我心里的重中之重。”

6.营商环境助力川云

这些年来,国家对民营企业提供了许多利好政策,延安市政府也非常重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延安老百姓对酸菜面的喜爱一如既往,赶上改革发展机遇的川云,经营得越来越顺,而邱月均为川云设定的目标也变得大胆起来,他想让这碗面走出延安,走出陕西,走出国门,把川云酸菜面打造成来自圣地延安的国际“百年老店”,他说:“川云酸菜面的根在延安,所以这些目标的实现最终也离不开延安乡党的支持”。

7.“加面”

26年,小邱把自己变成了延安人,也成功地在延安改变了命运,川云从一个不足15平方米的小店,发展到如今11门店连锁经营,洋气的招牌,时尚的装修,让我们很容易忘记,其实川云酸菜面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延安老店。26年前,青年小邱为他最大的客户,延安人,钻研定制了川云酸菜面,良心也罢、情怀也好,如今在店里,只用听食客们一声自信的“加面”,就知道那个叫邱月均的“小伙儿”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新闻推荐

薛占海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强化服务保障提升管理水平 加快补齐民营经济发展短板

本报讯(记者谷嫦瑜)4月30日下午,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进一步优化...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