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圈”住走失孩子

延安日报 2019-03-12 11:32 大字

?●白女士为郭彩霞赠送锦旗

本报记者 郑鹏

3月4日中午,白女士来到了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第三分公司,为8路公交车司机郭彩霞送来了一面写有“最美司机,品德高尚;助人为乐,爱心永存”的锦旗,表达自己的谢意。

3月3日下午,8路公交车驾驶员郭彩霞从双拥大道行驶到东大街。一名小女孩随着上车乘客走上了公交车,上车后,孩子向车厢后部走去。车刚刚走了半站路,小女孩突然哭着说要找妈妈,并拼命地摇后门的扶手。在乘客的帮助下,郭彩霞把孩子招呼到了驾驶室的引擎盖边和孩子交谈了起来。交谈中,孩子说自己是和大妈出来逛的,以为大妈上了公交车,她也就上车了。郭彩霞答应孩子车到终点站后帮她找妈妈。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郭彩霞一路上不停地和孩子交流,孩子最终说出了自己在河庄坪石窑村居住,但具体又说不上父母的手机号和居住的小区。车到终点站后,郭彩霞拿出手机,给小女孩拍摄了视频,发了一条“谁认识这个小孩,赶紧和8路公交车司机联系,在东关上的车”的朋友圈,同时又将视频发到了工作群。

就在孩子上公交车的同时,孩子的大妈不见了孩子,在公交车站等了大约10分钟后,意识到了孩子已经走失。赶紧和孩子的父母联系,孩子的父母发动了所有的亲戚朋友上街寻找孩子,并在报警的同时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寻人启事,并配上了孩子的照片。

两条信息发出后,引发了延安热心微友的关注,微友纷纷转发,寻找孩子的家人和寻找孩子的寻人启事成了当天下午延安朋友圈关注的焦点,郭彩霞和白女士的手机也开始不停地响起,有提供线索的,有安慰孩子家长的。

将近晚8时的时候,郭彩霞突然收到了朋友发来的一张朋友圈截图,截图上半部分是她发出的走失孩子找家长的视频,下半部分是寻找孩子的寻人启事截图。看到截图的郭彩霞异常兴奋,将孩子和照片对比后赶紧拨通了寻人启事上的电话。简单的询问后,郭彩霞又让孩子结了电话,在双方确认后,郭彩霞向同事借了车,给孩子买了零食,将孩子送到了和家长约定的地点。

白女士告诉记者,孩子走失后能在两个小时之内找到,首先要感谢的是郭彩霞,她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自己非常感动。其次要感谢的就是所有转发那两条朋友圈的热心微友,正是这些微友的海量转发,才能让两条朋友圈同框出现,为找到孩子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郭彩霞将孩子交到她手中之后,她又赶紧发了一条孩子已经找到、感谢各位热心微友的朋友圈,这条朋友圈同样得到了微友的转发。有朋友给她留言说,孩子走失后能够迅速找到,靠的就是朋友圈值得点赞的正能量,期盼微信朋友圈能够永远传播正能量。

快评

让朋友圈充满正能量

孩子走失后,家长和公交司机都选择了发朋友圈,两个陌生人发的朋友圈,同时刷屏,最终同框出现。孩子从走失到找到,只有短短的两个多小时。

据了解,微信朋友圈的爱心接力时有发生,前年,60岁的蒲城人老韦,两亩多红提葡萄滞销,驻村干部和包户帮扶同志发了一条朋友圈,微友们纷纷上门购买,更是有企业来帮买采摘送货。内蒙古的一家三口在宁波一起煤气罐爆炸事件中被炸伤,他们的遭遇很快引起了宁波和内蒙古网友的关注,短短几天,微信被转发上千次,爱心捐款也纷至沓来。

孩子能够顺利找到,老人的葡萄能够很快销售,伤者能够尽快得到救助,这都离不开微信朋友圈。

微信本来是人们互相沟通、交流信息的平台,我们应该利用好它,正确地运用它,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让微信朋友圈充满正能量。

新闻推荐

绿意,荡出幸福生活 黄龙县界头庙镇兴林护绿小记

●界头庙“风车小镇”游人络绎不绝(资料图片)本报记者房佳通讯员孙园芳刘俊·阅读提示·■界头庙镇坚持把绿水青山当作...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