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让生命健康而温暖! 春节期间发生在医院里的感人故事

延安日报 2019-02-15 11:32 大字

通讯员 云莉 王燕 赵晓辉 本报记者 宋伟 刘晶

过年了,他们是与患者共同度过的;万家团圆了,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生命安全;每逢佳节倍忙碌,他们用守护生命、呵护健康的行动,感动着一个又一个家庭。

“和患者和同事们一起过年,也是一种浪漫!”

2019年春节,在各大医院里发生了哪些感人至深而又“浪漫”的故事呢?

延大附院产科里的故事:124个孩子在这里降生

和平常一样,春节期间,延大附院的医生、护士仍然忙碌地穿梭在诊室、病房,为抢救患者,争分夺秒。

正月初一,产科二病区的刘华医生连续值班24小时,从早上9点开始,共收住院患者13人,手术3人。她直到下午5点多才抽空吃饭,刚吃了几口,又来了一名胎膜早破的产妇,刘华赶紧放下碗筷,立即备战,问诊、检查、谈话……产科医生在值班期间若有手术,副班医生必须要在科室正常工作,直到主班医生手术完毕返回病房才能休息。而当日的副班李引弟医生已有4月余身孕,照样要在病房留守,看护产妇,不让患者出现任何闪失。

正月初四到初六,产科一病区也是同样的忙碌。仅初四一天就收住院13人,手术4人,自然分娩6人。罗苗苗医生从初四上午9点开始一直忙碌到初五上午11点多才回家,两天时间只吃了两顿饭,仅在凌晨1点多休息了1个多小时。实在累得不行了,已经是初五了,而接替她的值班医生李彦荣刚接班就有2台手术,当天共做了7台手术,自然分娩5人,收住院9人,李彦荣一直工作到初六中午12点才下班休息,连续奋战27小时,彻夜未眠。而比她工作时间更长的主任医师薛瑞娟竟然连续值班48小时,共做了10台手术,初七又上了一整天的门诊。

都说产科女医生是女汉子,这话一点也不假,说话快,走路快,干活快,效率高。

正月初二,因基层医院正处于节假日期间,当天承担产科急诊的边燕医生和李小琴医生从清晨忙碌到深夜,泡面泡好又放凉,只能在产妇做检查的空档吃几口饭。边燕医生因为感冒,体温高达39.2℃仍然坚守岗位,收入院病人10人,做了3台剖宫产手术,接诊了36位门诊患者。正月初六从别的医院转诊过来一位胎位横位临产、胎膜早破的患者,白伶俐医生用最快的时间做好了术前准备,当产妇躺在手术床上的时候,宫口已经全开,胎儿双足已经脱出,虽然已是凌晨3点,所有工作人员没有显示出一点困倦,豆大的汗珠从她们的脸上落下来,终于新生儿顺利娩出,母女平安。随着新生儿的一声响亮的啼哭,紧绷着心弦的家属激动地握住二位医生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你们辛苦了!”

产科医生们也是父母眼中的乖女儿,丈夫心中的弱女子,可是每当她们穿上白大褂奋战在临床一线,就俨然成为“英勇的战士”奋斗在“疆场”,睿智、机敏、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用自己的汗水捍卫着生命的健康平安。

春节期间,延大附院本部共接诊门急诊5714人次,“120”出车59次,收入患者522人次,办理出院患者363人次,完成手术71台次。其中,产科出生新生儿124人(顺产71人,剖宫产53人)。

延安市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66位患者转危为安

风里雨里节日里,为了千家万户的健康平安,许许多多医护人员在一线坚守,他们与生命同行、默默无闻,做着普通又伟大的事业,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

过年七天假期,延安市人民医院最忙的是手术麻醉科,他们与相关科室合作共顺利完成了66例手术,每天接近10台手术的工作强度考验着每一个值班人员的体力和精力。手术室外万家灯火,手术室内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忙碌到忘记了白天还是黑夜,忘记了吃饭,一心想着病人的安危,只有当把所有的手术病人安全地送回病房,麻醉医生和护士们才会如释重负。

大年初五、初六两天,延安市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就完成急诊手术28例。初五这天,有一位淘气的小朋友在玩耍中割伤了自己的手指,急诊在全麻下行清创缝合术,手术特别顺利,患儿转危为安,家长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放心的笑容。而手术室的人忙完所有的急诊已是凌晨2点,手术室护士李杰、李晓婷和麻醉医生王燕、蔺晓银,才开始了他们的晚餐——方便面和火腿肠。初六这天,急诊依然爆满,来了一位伴有严重心衰的产妇,值班麻醉医生李海英看完病人后,给张红梅副主任打电话汇报病情,随即张红梅、李海英、党庆庆医生一起为这位危重产妇实施了麻醉,术中病人心脏情况复杂,又紧急呼叫了心内科的医生王丽娟一起为这位病人保驾护航,术后将这位病人送入重症监护室,忙完这一切,又到了凌晨3点。

66台手术顺利完成,66个生命转危为安,这其中凝结着市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和相关临床科室全体值班人员的汗水,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每一个患者早日康复,尽早与家人团聚。

延安市中医医院:让每位患者过个好年

除夕夜,当千家万户吃团圆饭、看春晚、喜迎新年到来之时,延安市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没有丝毫懈怠,依然恪尽职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百姓的幸福与健康默默坚守着。

紧张连续的工作是妇产科的家常便饭,大年初二早上8点,妇产科主任雒雪已经换好了白大褂,开始了她的工作。

雒雪:“多长时间疼一次?”待产孕妇:“大概四五分钟疼一次吧。”

雒雪:“能忍受住吧?”待产孕妇:“没有上午疼。”

雒雪:“要坚持一下,积极与医生配合。”

雒雪说:“其实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什么叫做坚守,因为节假日上班都是我们的正常工作,都习惯了,因为疾病没有节假日,生孩子更是没法选择时间。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在病人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就是要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来到病人身边,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在人们万家团圆、休息放松、走亲访友的时候,雒雪每天要在手术室、产房、病区上下三层楼之间来回跑无数趟。一台接一台的手术做完后,雒雪扶着腰,慢慢挪着脚步从手术室走出来。与雒雪一起坚守的团队中还有21位医护人员,护师惠阳刚刚休完产假便回到工作岗位上,她的孩子才刚刚5个月。这个春节,她只能通过视频与孩子分享新春的喜悦和弥合彼此的挂念。

同样,在延安市中医医院骨科,他们春节期间的工作情景是这样的……

2月6日(正月初二),82岁的延某,因车祸致右三踝骨折来骨科就诊,骨科副主任医师吕凯和主治医师蔡文龙成功为老人完成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患者恢复良好。

2月7日(正月初三),30岁的何某,因外出旅游受伤致左桡骨小头骨折,骨科主任陈新中和主治医师蔡文龙成功实施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当天陈新中主任与主治医师刘瑞还为患者石某做了左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2月8日(正月初五),26岁的陈某,外伤致右第四、五掌骨骨折,骨科主任陈新中和主治医师殷向辉为他成功实施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2月10日(正月初七),骨科主任陈新中、副主任医师袁宗为一位73岁的老人实施了腰1椎体病理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并将家属送来的红包全部缴纳住院费。

春节前期,骨科团队成功地为患者雷某实施了严重性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退还红包1000元,患者感激不已送来了三面锦旗。他们还为有糖尿病病史20余年并发双目失明,左股骨颈骨折卧床4个月的刘老做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位患者恢复良好,春节前一天高高兴兴地康复出院。

春节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开始孕育着新的改变,但不变的是每年春节都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坚守在岗位上,守护百姓健康和万家团圆。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质朴而伟大的美,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之美。让我们向坚守在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新闻推荐

李焕之和《春节序曲》

每年春节期间,总会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曲子再次响起,这就是著名作曲家、音乐指挥家李焕之先生的管弦乐作品《春节序曲》。听着...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