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闻逆耳之言

陕西日报 2018-07-04 09:56 大字

  李慧勇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当年毛泽东同志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今日听来依然振聋发聩。工作中党员干部有什么不足,工作上存在什么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不顺耳的,可能是直言诤言,也可能是牢骚抱怨。听起来不那么舒心,有时还会如芒刺背,但反映的常常是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往往包含着真知灼见、良策妙方。提醒也好,批评提意见也罢,都是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肺腑之言,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正因为如此,陈云同志说,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善于从别人的逆耳忠言中找出自己真正存在的问题,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修养和品德。

  “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对待意见、建议和批评,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放下架子,撇开面子,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亲疏恩怨,诚心诚意地接受批评。诚心诚意不仅要表现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上,更重要的是对照这些批评意见,从批评中认识自我,从批评中结交诤友,从批评中求得进步。延安时期,开明绅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建议后,不少人怀疑其动机不良,但毛泽东同志从人民利益和实际需要出发,以诚相待,将这个办法称为“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带头进行充分的民主讨论并通过了精兵简政政策,对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战胜困难、提高工作效率起了很大的作用。

  揆诸现实,一些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身边往往伴有说好话、唱赞歌的人,时间长了,难免沾沾自喜。有时明知道是对方在刻意吹捧自己,但心里却美滋滋,并不想制止。而越是乐于被阿谀奉承的人,越是听不进不同意见,容不得别人讲真话。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忠言不受鼓励和欢迎,那么虚言就必然要得道和盛行。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邹忌的人,自己觉得很美,还有一个城北徐公比他更美。他问妻子:“我同徐公比哪个更美?”他的妻子说:“你比徐公美。”他又去问小老婆,小老婆也说他比徐公美。他又去问客人,客人还是讲他比徐公美。后来徐公来了,他拿起镜子一照,觉得自己比徐公差得多。邹忌反复琢磨认为:妻子讲我美是偏心于我,小老婆讲我美是怕我,客人讲我美是有求于我。要想真正知道自己有多美,一定要照镜子,不能光听赞美的话。

  《菜根谭》语云,“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回溯历史,周厉王不听召公谏言,还要止谤路人,最终民怨沸腾,冲垮了周王朝的“堤坝”。秦二世时赵高在朝堂之上指鹿为马,满朝公卿唯唯诺诺,秦帝国历二世而亡。一个社会、一个团体、一个人都有不容易自知的问题和缺陷,必须有人提意见才会觉悟起来。离了批评,没了忠言,也就少了个人成长、事业进步的阶梯。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如果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讳疾忌医、遮遮掩掩,虽然可以蒙混一时,但是日积月累之后终有一日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大错。

  陈毅元帅在一首诗中写道:“一喜有错误,痛改便光明。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时刻葆有一颗内视的心,并“常闻逆耳之言,常有拂心之事”,个人和事业才会在磨砺中不断提高。

新闻推荐

张莲莲 67 岁“树痴”37 年扎根山沟造林千亩

37年,她用坏了一百多把锄头,穿坏了三百多双鞋;37年,她一家四代人植树20多万棵;37年,曾经满目苍凉、飞沙走石的黄土荒山...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