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的《红楼梦》情缘

合肥晚报 2018-05-16 01:10 大字

孙犁十二岁时,随父亲到了安国县城上学。因为吃饭不方便,他父亲就把他母亲和他表姐接了去,借住在胡家的一处闲院里。

胡家的女主人是孙犁的干娘。孙犁的干娘有二男二女,也就是说,孙犁有两个干姐。其中的一位干姐,当时在女子高级小学读书,长得洁白秀丽,好说笑,对孙犁很热情,很爱护。她做的刺绣手工和画的挑花,都极好,给孙犁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尤其令孙犁难忘的是,这位干姐好看《红楼梦》。有时候,这位干姐就坐在院子里给孙犁的表姐讲《红楼梦》,孙犁自然也会凑过去听。

孙犁的表姐幼年丧母,是由孙犁的母亲抚养长大,帮孙犁的母亲做活做饭,并不认识字,但记忆力很好。在孙犁看来,这位表姐颇像《红楼梦》里的某个女子。

孙犁的干姐,婚后不久就患肺病去世了。在孙犁看来,这位干姐也像是《红楼梦》里的某个女子。

孙犁的干姐、表姐,以及《红楼梦》,对年少的孙犁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这当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遗憾的是我对此缺乏研究,碍难置喙。但常听人说,孙犁是描写女性的大师;这恐是有其缘由的。

其实,孙犁接触《红楼梦》的时间,比这更早。他在《童年漫忆》中称:“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十岁左右还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他在《耕堂书衣文录》中又称:“余幼年初见《金玉缘》于屠户刘四家……”

《金玉缘》是《红楼梦》的一个别名。《红楼梦》在清代曾被列为禁书,书商们为了赚钱,遂将《红楼梦》更名为《金玉缘》,暗中销售。

孙犁在北平象鼻子中坑小学当事务员时,曾借《红楼梦》的人物描述过当时的一位老师,称那人“年岁较大,长袍马褂,每到下课,就一边擦着鼻子,一边急步奔到我们的小屋里,双手把长袍架起,眯着眼睛,弓着腰,嘴里喃喃地说着‘小妹妹,小妹妹\’……其神态酷似贾琏”。

1944年,孙犁从华北徒步来到延安。到延安后,被分配到鲁迅艺术文学院,名义是“研究生”。待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麦收》等小说后,声名渐起,遂被“提升教员,改小灶,讲《红楼梦》”。当时有人称:“孙犁讲《红楼梦》,这是他的拿手戏,他其实是讲得很好的。”

孙犁在讲《红楼梦》时,代系主任舒群常去听,课后,还常与孙犁争论。诸如:孙犁认为《红楼梦》表现了贾宝玉的人生观,舒群则认为是批判了贾宝玉的人生观,并引书中的《西江月》二词为证。

其实现在看来,孙犁与舒群当时的分歧,并不是简单的“见仁见智”,而是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以及认识局限。

后来,孙犁对《红楼梦》有了新的认识,于是他反思道:“什么是《红楼梦》表现的主要思想呢?……十年前,我们在延安窑洞里讨论过这一问题,当时我粗浅地认为:曹雪芹的思想,主要是通过贾宝玉来表达……”

而孙犁到了晚年,对《红楼梦》又有了新的认识,1979年他在《红楼梦杂说》一文中写道:“只有完全体验了人生的各种滋味,即经历了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兴衰成败,贫富荣辱,才能了解全部人生。否则,只能说是知道人生的一半。曹雪芹是知道全部人生的,……因此,《红楼梦》绝不是出世的书,也不是劝诫的书,也不是暴露的书,也不是作者的自传。它是经历了人生全过程之后,在丰富的生活基础上,产生了现实主义,而严肃的现实主义,产生了完全创新的艺术……它的主题思想,是热望解放人生,解放个性。”

我觉得,此时的孙犁,终于体悟到了《红楼梦》的个中三昧,也终于感知到了曹雪芹的那把辛酸泪。

□吴营洲

新闻推荐

志愿服务上街头

5月9日,宝塔区桥沟街道办二十里铺社区党支部党员志愿者,在双拥大道石油小区广场开展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向过往群...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