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困户脱贫搭建支点 宝塔区麻洞川乡抓产业促脱贫工作小记
本报记者 张吉祥 通讯员 高克威
“去年,政府给我贷了5万扶贫贴息贷款,今年第一书记和政府、村上的干部动员我新建了3座大弓棚。我们的第一书记就是区蔬菜局的技术干部石磊,所以在管理技术上我不用担心。今年这3棚甜瓜已经全部栽进去了,一茬下来估计能收入3万多元,加上后秋一茬菜估计收入在4万以上。对政府的扶贫政策我非常满意,今后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3月28日下午,在宝塔区麻洞川乡樊村新建成的大弓棚观摩点上,樊村贫困户王和平的妻子正在给宝塔区主管农业的副区长王文忠和前来现场观摩的区、乡领导们介绍她家里新建弓棚的情况,王文忠的提问和王和平妻子的回答引来了阵阵笑声。
王和平家有4口人,妻子2015年因交通肇事受伤至今无法劳动,一家人生活全靠小儿子外出务工和王和平在家务农维持,生活十分困难。经精准识别被评定为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今年春季,麻洞川乡党委、政府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把落实长效扶贫产业作为推进全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心工作,根据各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与贫困户面对面谈心交流,广泛征求贫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围绕山地苹果、川地蔬菜和拐沟养殖这三大产业,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动员贫困户发展优势产业,确保贫困户在依靠短期养殖产业脱贫的基础上,依靠长效致富产业实现脱贫不反弹、致富有保障的目标。樊村贫困户王和平就是其中一户。
“要让贫困户富裕并最终实现共同奔小康目标,就必须把发展长效扶贫产业落到实处。在落实长效扶贫产业上,我们安排乡村干部多次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和贫困户谈心交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共同探讨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产业路子。麻洞川作为典型的农业乡镇,很多山地属于黄土残塬都较为平整,川地平整、水源充足,我们把发展山地苹果、川地蔬菜和拐沟养殖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充分发挥各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和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注重发挥合作社和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了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贫困户跟进的发展模式。在技术指导、资金扶持、产品销售上,我们将全力跟进、全程服务,打消了群众顾虑,全乡长效扶贫产业得到了全面落实。”谈到脱贫工作,乡党委书记柳蓉滔滔不绝。
雪水湾村是麻洞川乡的一个拐沟村,也是由区食药局包扶的贫困村,全村共有贫困户12户45人。去年,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军成立了大欣养牛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高春胜成立了联胜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新发展养猪户113户、养牛户26户,不仅实现了贫困户短期脱贫产业全覆盖,而且带动很多村民入股合作社发展起了养殖产业。今年春季,该村又按照“先流转、后改造,高标准、抓大户”的思路,改造山地老果园890亩发展苹果产业。
雪水湾村第一书记王永良是市行政审批局选派的扶贫干部,他和扶贫工作队员坚持吃住在村,深入田间地头,鼓励动员群众依托山地优势发展苹果产业。又多方协调,为村上争取了6万元资金,对全村8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确保了贫困户长效扶贫产业全覆盖。全村890亩山地全部流转到户,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军带头流转200多亩,村委会主任刘生明流转100多亩,其他村民按照户均10亩起步的标准落实流转土地500多亩,流转期限25年,并全部签订了流转合同。截至目前,老果园改造基本完成,新建园栽植全面启动,村党支部在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麻洞川乡西村村头,记者看到西村6户贫困户新建的日光温室大棚正在紧张施工。2017年,延安农商银行麻洞川支行为6户贫困户发放了扶贫贴息贷款,区蔬菜局又出台了贫困户建棚扶持补助政策,让这6户贫困户吃了“定心丸”,解决了资金、技术上的后顾之忧。今年春季,乡政府和村上又协调整合土地为6户村民选定了建棚地块并请区蔬菜局技术员规划放线、指导建棚,今年冬季将全部投入使用。和樊村、雪水湾和西村一样,麻洞川全乡67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为全乡2018年实现全面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阳春三月,人勤春早,记者行走在麻洞川乡的汾河川道两岸,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繁忙的农忙场景。找准弱点,靶向发力、产业覆盖,全面脱贫,一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硬仗”正全面展开……
新闻推荐
阳光讯(刘小磊记者孙子龙文/图)自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派出所二级巡逻队组建以来,共盘查人员20000余人,车辆8000余辆,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分子18人。近日,针对辖区发案特点和规律,该巡逻队又在巡逻盘查中成功抓...
延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