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风筝》:人物复杂到让你忘记正反派

桂林晚报 2018-01-14 13:16 大字

“回归”组织后,郑耀先用周志乾的名字继续秘密为组织工作。

此前,郑耀先潜伏在敌方军统18年,成为“军统六哥”。

近期引发高收视率的跨年大剧《风筝》于11日晚收官,让追剧的观众很是不舍。该剧舍弃了非黑即白的人物塑造手法,更加真实地还原了解放战争时期隐蔽战线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对地下情报工作者的信仰、牺牲与贡献的艺术呈现更加敬畏、真诚。

“我是中国共产党员,受苏区国家政治保卫局委派,于1932年打入国民党内部,代号:风筝。”这是《风筝》男主角郑耀先(柳云龙饰,后化名周志乾),在解放后向组织坦承自己的身份说的话。也是对其身份的高度概括。这部由“谍战片专业户”柳云龙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剧本就打磨了3年。

《风筝》这部剧最狠的地方,就是让“鬼子六”郑耀先在军统混得风生水起,成为“军统六哥”,甚至和军统的兄弟有了出生入死的情谊。那群忠心耿耿的“前同事”,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赵简之宁死不出卖郑耀先,宫庶为了看看“六哥”的女儿不惜涉险。这为日后你死我活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风筝》改变了以往谍战剧中正面角色个个智勇双全的设定。对于敌方军统特务的塑造,既体现了其心狠手辣的一面,也注入了更真实的自我怀疑。比如宫庶,对于自己从事的军统职业,他也有过“我连自己是人是鬼都快分不清了”的人性挣扎;对于国民党的败逃结局,他更有过“国民党之败,败于内部,而非外力。五指不成拳,则无力;发力不一致,则无功”的感慨。

而对于正面角色的塑造,也较以往的谍战剧有所颠覆。有出身农家,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正直的马小五,也有从头到尾都意气用事、缺乏职业素养的袁农。但是,在打破刻板形象的同时,《风筝》的人物塑造也被质疑不够平衡。比如对郑耀先的过度“神化”:从延安到山城,从军统到中统,提到“军统六哥”就面露钦佩或敬畏;袁农一提起“鬼子六”的霹雳手段就气得面目狰狞又无可奈何。

这样的手法也延续到了宫庶身上。他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有志青年。作为一名军统特务,他即便藏于山城,也能生擒韩冰、戏耍马小五;退至香港,仍遥控指挥,实施各种暗杀破坏。而宫庶的奸诈狡猾归根结底的原因被解释为———他是郑耀先一手培养的。

人物复杂到让你忘记正反派,在国产剧里是难得一见的。这也是《风筝》最独特的地方。

《风筝》的剧集接近尾声,所有秘密都水落石出。郑耀先这一生,舍掉的是亲人、爱人、兄弟,他也因此陷入悲怮;也有人为郑耀先感到“撕裂”———立场不同,即便亲如手足、结发夫妻,终究无法殊途同归。

实际上,《风筝》的撕裂感,不仅在于郑耀先的个人命运,也在于观众的观剧感受。优秀戏剧就应如此,在流畅的剧情中呈现出复杂的切面,带给观众多元的思考。

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延安市“民歌风延安情” —安塞黄土风情文艺晚会在桂林倾情上演赵乐秦秦春成粟增林潘永建观看演出

本报讯(记者周绍瑜)1月11日晚,延安市“民歌风延安情”———安塞黄土风情文艺晚会在桂林大剧院倾情上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秦春成,市政协主席粟增林,市人大常委...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