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之士——冼星海 延安革命纪念馆 蔺瑞
冼星海志存高远、坚忍不拔。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出生在澳门海边的一个穷苦家庭。幼年的他一直随母亲在海上飘荡。为了摆脱穷苦,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母亲黄苏英想方设法将他送入学堂。虽然母亲一直坚信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可冼星海却忍不住对音乐的狂热迷恋,毅然走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24岁时,他离开祖国去巴黎学音乐,为了维持学业养活自己,他在巴黎做过各种各样被别人看不起的差事。冬天冷得没法时,他就到大街上跑步取暖。虽然饥饿、贫困,他还是坚持在困境中学习音乐,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35年冼星海回国后,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于是他在1939年6月正式加入共产党。
1938年冬,冼星海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应鲁艺校长沙可夫的邀请来到了延安。1939年3月,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他激情地朗诵《黄河吟》,听他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荡起共鸣,乐思如潮。随即,他将自己关在延安一孔简陋的土窑洞里,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造就了这一时代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校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百余人首次公演了黄河大合唱,并取得圆满成功。毛主席看了演出后,十分高兴,站起来连说了几声好。这一历史巨作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抗日救国的精神号角,并推动着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周总理听后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黄河大合唱是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愤怒地控诉了敌寇的入侵给黄河两岸人民所造成的深厚灾难,最后以激昂的旋律威武雄壮地奏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抗日寇的入侵,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英勇战斗的时代最强音。
由于多年的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不幸在1945年10月30日病逝苏联,年仅40岁。
新闻推荐
救援人员商议后决定从20楼速降到19楼解救欲轻生女子华商报讯(记者贺秋平)11月10日晚9时53分,延安市公安消防支队宝塔中队接到指挥中心调度称,位于宝塔区延中对面供销大厦有一女子,反锁家门欲从19楼跳...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