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向经典致敬

淄博日报 2017-10-13 00:00 大字

□崔金蕾

半个月前,国承新先生送我一沓厚厚的书稿,约我为他的新作《贺敬之诗文启示录》谈谈看法,我再三婉拒不过,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认识国承新先生有十几年了,印象中他是一个健谈、热诚、充满创作激情不服老的作家,虽年近古稀,但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不输年轻人,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十五本书,包括散文、诗歌、评论等。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详细标注了写作的时间,有不少篇章写就于深夜至凌晨,足见其勤奋、努力和对文学的敬畏。

2005年,国承新先生开始了一项宏伟的创作,这就是中国诗杰三人行系列作品评论集——《苗得雨诗文启示录》、《臧克家诗文启示录》、《贺敬之诗文启示录》,历经十一个年头的孜孜研究,他将中国著名诗人苗得雨、臧克家、贺敬之的作品进行深入地研读分析,写出了六十万字的书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一颗虔诚之心、匍匐之驱”去深读细悟,竭尽全力地发掘原作品中的语言特性、思想温度和文化艺术意义。从他鲜活的文字表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虔敬与用心,这体现的恰恰是一种向经典致敬的精神。

《贺敬之诗文启示录》是中国诗杰三人行的收官之作,共六十五篇评论,从语言、形式、思想、艺术等方面,折射出对贺敬之作品的全新思维、敏锐发现和高度概括,分为现代诗部分、古典诗词部分和文学理论部分,角度独特,观点鲜明,让人读来深受教益。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贺敬之的诗可谓时代颂歌,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他总是以敏锐的触角去抓取时代最强音,既浑然大气、激情飞扬、豪放浪漫,又力求民族化、大众化,充分展现深厚真挚的“国家人民情怀”。而国承新先生也是这样一位将诗歌深深植根于泥土、植根于生活的诗人,至今他已出版了三本诗集,他的诗歌颂扬时代,歌咏家乡和人民,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字里行间抒发的都是对国家、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正能量。这也正是他能够创作出《贺敬之诗文启示录》的重要原因之一。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国承新先生的这部《贺敬之诗文启示录》正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当然这种创造也是一种痛苦思索的过程,他说经过两年多的艰难跋涉,读了贺敬之的众多作品,在没白没黑的读读写写中,逐渐走近了贺敬之。他称贺敬之是一位用信仰写诗的人,他的信仰诞生在追求里,他的信仰在激情中燃烧,他的信仰在理想中绽放,他的信仰在坚守中永恒,这样的评价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将贺敬之的作品字字句句咀嚼吸收后获得的感悟。

国承新先生评论集中的《诗歌成败看憧憬》、《心态决定语言》、《一诗一世界,字字有乾坤》、《一诗震中国,动源在情愫》、《让民间传说放射出时代光芒》、《心中有理想,笔下有激情》等篇章引领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贺敬之雄浑壮美的浪漫激情与诗歌的形式美。而《让正义之声超越时空》、《人民性决定作品的传世性》、《记录现实,唤醒民众,告诉未来,是诗歌创作的三大支柱》等,则让我们对贺敬之作品的思想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就是与时代同欢歌共命运,昂扬的革命激情和理想精神,满腔热情地热爱祖国、赞美人民、讴歌时代。

随着《贺敬之诗文启示录》的付梓印刷,中国诗杰三人行全部完成,写作过程的艰辛,搜集资料的艰难,通宵达旦的艰苦……个中滋味只有作者自知。这套凝结着作者心血的系列书评,相信一定会给广大读者以启迪与教益。在如此喧嚣浮躁的世界,读书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一位古稀老人甘受寂寞与辛苦,呕心沥血、夜以继日用十几年的时间去研究现代诗人的几百万文字的作品,用羸弱的手一笔一划地写出六十万字的书评,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就让我们带着一颗敬仰与尊重之心,打开这本书吧。

新闻推荐

涨知识|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有哪些“关键词”?

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在过去的96年里,中国共产党共举行了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不同时期的党代会有着不同的“关键词”,都与中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开幕,出席会议13人,...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