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用工业化理念 谋划苹果产业发展

延安日报 2020-09-25 06:17 大字

?●工人工作场景

记者 刘卓 通讯员 郭玉侠 冯妮娜

今年以来,洛川县按照“围绕苹果,延伸链条”的思路,以陕果洛川苹果后整理项目等大型龙头项目为核心,聚焦提升涉果关联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小微企业创业孵化,用工业化理念谋划苹果产业发展,实现三产融合。

近日,在洛川苹果后整理示范园区,陕果洛川苹果后整理项目的3万吨智能气调库内,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设备调试,为即将到来的苹果入库打好基础。

陕果洛川苹果后整理项目,是陕西果业集团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的决策部署建设的苹果后整理示范项目之一,占地面积142亩,概算总投资4.5亿元,具有果品产销、研发、展示、交易、冷藏冷链等功能。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1亿元,利税500万元以上,将引领洛川及渭北区域由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产品增值向品牌增值的转型升级。

据陕西洛川苹果有限公司副经理聂俊贤介绍,3万吨智能气调库建成后,可以增加洛川苹果的储藏容量。智能气调库有四大特点,保鲜、全智能化、节约性和可以调节苹果的供货档期,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的群众到果库打工,增加收入。

同样在新建的苹果产业关联区,热镀锌冷库专用周转筐厂的操作车间内,钢花四溅、机床轰鸣,机器人正“火力全开”进行焊接作业。“机器人工作的优点在于产量稳定,工艺比较完美,安全系数高,效率也高,每天可以节省2~3个人工。”谈起机器人的优点时,工作人员暴阳阳有说不完的话。

除了3台机器人正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焊接外,还有50名工人忙着检测、验收,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热镀锌冷库专用周转筐厂已经和相关企业签订了价值2700万元的10万个周转筐购货合同。“我们现在是加班加点,24小时不停产,每天的产量在800个左右。这么紧张的生产,就是为了满足果农和果商对周转筐的需求。”该厂负责人赵彩侠说。

为了不断丰富苹果后整理园区的项目种类,园区还建设了1.7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引进了苹果纸箱、防雹网、反光膜等果用物资加工类小微企业,积极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着力打造小微企业孵化、培育新平台。

此外,为了有效解决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洛川苹果后整理示范园区投资5000万元建设洛川电商物流集配中心,并与国内知名的顺丰、京东、百世等物流企业合作,打造集储存、理货、分拣、配送为一体的一站式三级快递服务体系。目前,主体厂房已建设完成,设备已投入运行。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在2022年乡村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100%的政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当地企业、当地果农的物流成本,还能缩短苹果从果园到餐桌的时间。”洛川县华大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任化龙说。

洛川县通过苹果后整理示范园区带动,周边聚集生产、营销、服务等各类企业已达512家,其中已建成果袋、纸箱等果用物资加工企业36家,鲜果贮藏分选能力达到53万吨,果品深加工能力达到14万吨,二三产业综合收入达到32亿元,形成了完整的苹果贮藏分选、果品加工、物资加工、物流服务、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带动了果农全产业链增收,推动了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洛川县苹果后整理示范园区将在加快项目建设、促进企业投产、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产业后整理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凤栖街道办湖村区域规划建设3200亩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建成苹果产业发展新的引领示范区。”洛川县工业园区副主任程会军谈起下一步计划时说。

新闻推荐

第十三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将于9月26日至28日举办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张小雄)9月4日,第十三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陕西延安举行。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常务...

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