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铜川日报 2019-12-13 07:08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夏正丽)一业兴,百业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基础。王益区立足农业发展现状,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目标,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大力发展“小而特、小而精”的优势农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黄堡镇孟姜塬村依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管理模式,所产鲜桃个大、色泽艳、含糖量高、肉质致密细脆、果汁多等特点深受客商喜爱,热销省内外。为了将这个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该区农业农村局一方面积极申报孟家原桃国家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在孟姜塬村投资兴业,扩大鲜桃栽植面积,打造万亩鲜桃示范基地。组织果农外出考察学习,试点栽植耐储存、品质好、市场受欢迎的黄油蟠桃等系列新品种,进一步稳固特色产业基础。立足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科学选择、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在黄堡镇屽村、罗寨村、梁家塬村和文明塬村打造双矮苹果产业园区。充分发挥本区生态环境好、距离城市近的优势,培育发展绿色、有机特色农业,在王益街道办塬畔村、宜古村建设设施观光农业基地,重点发展大棚樱桃、草莓、食用菌、蔬菜等。2019年,全区新栽鲜桃600亩、双矮苹果1000亩,建成设施大棚130亩。

聚焦产业融合,增加产业链条。发展特色农业不仅仅关注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同时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导向,突出重点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引导特色产业从生产环节向储运、加工延伸,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无缝衔接,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2019年11月,铜川益民利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为继陕西秦龙山水食品有限公司后王益区第二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志着王益区农业产业化工作迈上新台阶。该区将坚持集群化发展理念,引导农业企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中,推动特色产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打造乡村振兴新经济增长点。

强化政策支持,增强发展动力。先后出台《关于支持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农业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突破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实施“3+X”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鼓励支持能人返乡创业、企业投资兴业、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发展,有效增强了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尤其对发展特色高效果业及设施农业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给予苗木、基础设施、土地流转、农业用水等方面的分类补助,坚定了经营主体发展果业的信心和决心,也引领了全区标准化和规模化示范园建设。

强化产销对接,增进发展活力。始终将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助推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解决群众卖果难问题?建立积极有效的产销平台是关键。在发展区、镇(街道办)、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各类媒介广泛宣传王益特色农产品。邀请农林卫视《天天农高会》栏目“百场农技培训会”走进王益街道办塬畔村,开展春季果园管护培训。全区累计开展各类农技培训1260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0人,累计认定职业农民547人。先后组织开展了塬畔大樱桃产销对接活动、孟姜塬鲜桃产销对接赛果大会,积极参加铜川市扶贫产品交易会、陕西洛川苹果节、26届杨凌农高会等活动,有效扩大了王益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整合农业项目,增添发展后劲。积极做好农业产业项目的包装、筛选、申报、立项、实施,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陕西果业集团成立了铜川王益有限公司,在孟姜塬村建成高标准鲜桃示范园600亩,新建黄堡北塬高标准苹果园2000亩;吉瑞元肉兔养殖基地在王益街道办军台岭村建成,存栏肉兔4000只;黄堡镇文明塬村集体肉羊养殖基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肉羊存栏可达2000只;铜川益永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王益街道办宜古村建成130亩蔬菜设施大棚基地;陕西秦龙山水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五批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投资300余万元实施产业联合体项目;投资642万元的益民、秦安两条苹果筛选线项目已开工;投资410万元3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均已启动;孟农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信息化建设基地。共创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农业园区4个、区级农业园区1个;创建成省级标准化养殖场4家,市级标准化养殖场4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业企业4家。

新闻推荐

雪天路滑两车相撞 消防人员成功救援

●救援现场本报讯(通讯员全延平记者王婷)11月17日,延安市迎来入冬后首场降雪,由于雪天路滑,洛川县往老庙方向的304省道上...

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