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所望 我心所向 记洛川县苹果生产技术开发办公室主任屈军涛
?屈军涛屈军涛((中)在果园给果农培训果树管理技术中)在果园给果农培训果树管理技术
本报记者 延媛
“去年我培育的苹果树苗卖了70多万元,这都要感谢屈主任哩。”洛川县杨舒便民服务中心果农潘晓平感慨地对记者说,“我认识屈主任已经有五六年了,他的培训课我每次都听,苹果生产中出现问题就打电话咨询他,他总是随问随答,十分热心。”
潘晓平心心念念感激的人,正是洛川县苹果生产技术开发办公室主任屈军涛。20多年来,屈军涛一直奋战在苹果种植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一线,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延安·洛川苹果”紧密结合在一起,致力于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梦想。
投身科研,为果农谋“钱途”
1996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毕业的屈军涛,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洛川县苹果技术推广中心开始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从此,他和洛川苹果结下不解之缘。
“上世纪九十年代,洛川县的苹果已经有一定规模了,当地老百姓的发展意愿也比较高。但由于技术跟不上,种植了7、8年的苹果优果率还非常低,果农一年的纯收入不到1000元钱。当时就觉得,要用一生所学,带动乡亲们发展致富。”回忆起当年做出的这个选择,屈军涛从不后悔。
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1997至2000年,屈军涛先后积极参与或组织引进试栽嘎拉系、富士系等国内外名优品种30多个,建成苹果种质资源圃、品种示范园30亩,储备适宜洛川本土栽植的苹果新品种16个。此外,他参与引进的红富士幼树刻、剥、拉技术,探索总结出适合渭北旱塬红富士的管理配套技术等,使全县红富士幼园挂果期提前了2至4年,平均亩产量从1500斤提高到3000斤以上。同时,采集全县380个苹果园的土样进行化验,系统提出了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及旱地果园土、肥、水管理的技术对策,并连续五年纳入产业开发实施方案加以推进。
73岁的陈长建是洛川县旧县镇洛阳村果农,有7亩果园,种植近30年。由于果树老化、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果园迟迟不挂果。“屈主任早几年就建议我运用新技术,我觉得太复杂,不愿意。2007年,我试着对5亩果园实施了第一次间伐,2013年又实施了第二次间伐,间伐以后产量反而增加了。”陈长建告诉记者,以前一亩果园产量3000斤左右,大概能收入1600元。现在,连续6年亩产达到5000斤左右,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如今,陈长建的果园集成了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整行挖除、高光效树形改造、果树喷施新产品以及防雹网等技术和设备,这都是当地苹果科技示范园的“标配”。
“作为一线科技人员,我的职责就是研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果农们谋福利。只要果农能赚钱,我就高兴。”屈军涛说。
扎根基层,解果农技术之忧
2002年,屈军涛调任土基镇果站站长。当时这里连续5年遭受重度冰雹灾害,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果农只得外出打工,果园濒临荒芜。
屈军涛向大家承诺:“果园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你们的苹果种不好,我屈军涛就不走!”
为了这句承诺,屈军涛想了许多办法:他将自己的电话公布为“热线电话”,推行工作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理制、示范包抓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等管理措施,又筹集3万元在土基镇创办了全县基层果站的第一个苹果科技服务部,与果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得他推广的新技术迅速落地应用。在此期间,屈军涛还为该镇苹果科技示范园配套建成沼气池200多座,建立了果、畜、沼、草、水“五配套”的果园生态栽培模式,有效提升了该镇绿色及有机苹果生产技术。
“那时候,屈主任天天到果园给我们讲技术,帮忙修剪树枝,带我们参观其他地区的苹果示范园,和大伙一起动手修建沼气池。大家都觉得,有这么好的专家,果子长不好才怪哩。”孟世芳感慨地说。
孟世芳是土基镇马村果农,曾种植5亩果园,由于缺乏管理技术,苹果产量和质量一直较低,导致他一度对种植果园不看好。“以前一亩果园产2000多斤,果品不好,卖不上价钱。现在一亩能产4000多斤,收入稳定多了。”孟世芳告诉记者,在屈军涛调离时,他的5亩苹果园已经扩建到15亩,现在更是发展到24亩,优果率能达到90%左右。
通过屈军涛近四年时间的努力,土基镇苹果面积由原来的1.5万亩扩大到3.2万亩,建成绿色苹果基地5500亩。全镇苹果亩产量由2001年的900斤提高到2005年的3000斤;优果率由2001年的38%提升到2005年的70%,产量、优果率及管理水平由最差的乡镇一跃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革新技术,擦亮苹果“金招牌”
2009年初,屈军涛被任命为洛川县苹果生产技术开发办公室主任,在技术层面上负责全县50万亩苹果标准化生产。
为了全力推进洛川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上任后的屈军涛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员示范岗设在果园;建立创抓苹果科技示范园挂牌责任制,加大苹果高新技术示范力度,提出的乔化树“二级结果模式”、矮化树“一级结果模式”、创建有机苹果基地的“四化四模式”得到全面普及。
李育宏是洛川县交口河镇北安善村果农,也是屈军涛革新苹果技术中的受益者。“以前乔化种植和苹果树修剪的技术体系太复杂,管理起来比较费事。去年,屈主任在我的果园设了党员示范岗,在他的建议下,我挖改了10亩老果园进行矮化密植,不仅投资小,管理也简单,减轻了不少劳力。”李育宏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屈军涛还带他去杨凌考察学习苹果生产技术,并引荐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长期提供苗木选育、土壤处理、品种结构等培训,积极帮他研究打造苹果重茬栽植示范园,力争带动更多的果农达到苹果标准化生产。
为了进一步把洛川技术和洛川标准传播出去,2017年,在屈军涛的倡议下,洛川县还建起了一个特别的微信群——苹果俱乐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让果农更好地相互交流和借鉴学习苹果科研技术,打造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动人和技术骨干。截至目前,该俱乐部已在全市组建1个总部和13个基层分部,吸纳了2000多名苹果爱好者和技术骨干。
在屈军涛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确定洛川县为第一个国家出口优质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2015年,洛川苹果50万亩基地整县通过国家第一个绿色食品(苹果)原料生产示范县认证。
“洛川苹果还要打造‘五个果园’,从种植技术、土壤、水肥、生态、景观等多个方面继续优化,只有把汗水淌在果园里,果农种的苹果才能更红。”提及下一步洛川果业的发展时,屈军涛信心满满地说道。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贺秋平)全力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政策进一步落实,“择校热”“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业创...
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