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层“翻天” 果园换颜 延安苹果园土壤改良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系列报道之二

延安日报 2018-02-27 16:42 大字

本报记者 崔东

春节前夕,别人忙活着为过年做准备,而党刚良却在自家果园挖来挖去,配合技术人员检测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保墒情况。

“果园就像我家的后花园一样,一年下来我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果园了。今年土壤的情况关系着明年果园的产量,我肯定关心啊。”党刚良如是说。

党刚良是洛川县绿佳源果畜专业合作社的苹果种植户。2008年,他看到苹果种植能致富的希望,出手流转了生产队里的一个老果园。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给果园施肥,而是在果园种起了玉米,同时兴办了养猪场和养羊场。春季,他将猪粪羊粪拉到果园翻耕,秋季再把玉米秸秆回填果园,但几年后,果园的土壤改良效果并不理想。

2014年,他听到延安苹果园土壤改良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开始在洛川县选点实施的消息,就立即与洛川县农技中心主任、项目组负责人王文凯取得联系。不久后,他的果园被选定为项目试验点。

“第二年春季,我就开始用上项目组提供的有机肥料。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型机械把果园的深层土壤翻到上面,再将表层土壤翻进深层,然后种植了油菜,等到油菜青苗长到一定势头后翻入土壤压青,达到增加肥料,改良土壤的目的。”党刚良说,“科学技术让人不得不信。以前的土办法已经过时啦,经过这样的土壤改良后,结出的苹果真是又大又甜,让谁都喜欢。”

据王文凯介绍,果园的土壤改良效果非常明显,苹果产量提高了15%到20%,含糖量提高了17%到18%,果树的病虫害也少了,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

土壤改良了,产量提高了,产值也高了,党刚良的果园也在不断扩大。现在,他一共有3900亩果园,仅流转的果园面积就有1000亩。2017年,合作社收入3700万元,预计全部销完可以收入5000万元左右,土壤改良让果农们也看到了新希望。

“市科学技术局带头申报此项目,就是为了解决延安苹果生产面临的土肥技术瓶颈问题。通过三年的项目实施,我们已经形成了适合延安不同果区的土壤改良模式和技术要点。经过项目组的测验分析,试验点的肥料利用率提高了5.5%,各养分的含量也都有所提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杨永春说。

新闻推荐

洛川塬上的“大比武”

2月1日上午,洛川塬上的室外温度在-12℃左右,延安市洛川县凤栖街道办谷咀村办公大楼对面的广场上,90名身上贴着号牌的果农,摩拳擦掌,在凛冽的寒风中等待着一场大比武的到来。这里要举行洛川县一年一度...

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