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联盟真心扶贫

延安日报 2017-09-05 15:23 大字

富百果业包扶的贫困户只需拿出1000元,就可以认领一头牛,由公司来代养,三年后贫困户连本带分红可拿到7000元。通讯员 赵文浩 摄

民丰合作社的所有农机具,贫困户都可以免费使用。通讯员 杨桦 摄

常三五正在给他的“牛奶猪”加餐

非公联盟扶贫,顾名思义,没有强制,完全自愿。2015年,在洛川县委、县政府和县委统战部的倡导下,该县曙光中学、延刚果业公司、美域高生物科技公司等20多家非公企业组织起来,成立了洛川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自发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工作之中,以一种饮水思源、责无旁贷的使命感,积极行动起来,回报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

在扶贫过程中,非公联盟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帮扶对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针对不同对象、不同贫困原因,进行了“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技能扶贫”等多种方式的帮扶,为贫困户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诠释了***的真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富百果业:鱼渔兼授不让一人掉队

通讯员樊小龙党雄赵文浩

“我家里只有两亩多挂果园子,而且还是残败园,去年仅卖了5000元,除过投资,几乎所剩无几。”洛川县石头镇牛天咀村村民陈永,家里有三口人,虽有10多亩土地,但是其中7亩尚未挂果,只见投入不见回报,2017年被列为贫困户,由洛川富百果业公司负责帮扶。

该公司在认真分析了陈永家的情况后,制定了长期、短期相结合的产业扶贫帮扶办法:定期对其进行务果技术培训,提高果园管理水平,短期内为其果园投入相应的资助;同时,安排陈永进公司打工。在了解到陈永之前学过电焊技术,操作机械不成问题时,公司将其作为重点对象培养,进行叉车驾驶技术的培训。学成后,陈永的工资可由现在的3000元涨到4000元。

不只是陈永,2016年春季,该公司承担起了石头镇牛天咀村21户贫困户的帮扶。除了4户因劳动能力低下外,其余17户因为果园效益低、无果园等其他原因致贫。在开展扶贫时,公司针对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分类甄别,精准帮扶。

“我们认为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既要给贫困户解决当前困难,还要谋发家致富的本领,就是要鱼渔兼施。”谈起扶贫工作,该公司监事会监事长孟振中说,“只有根据各家不同的情况,因户施策,才能达到理想的收效。”

孟振中介绍道,对于发展苹果产业的贫困户,公司每年为每户免费发放2000斤果树有机肥、无偿提供果园滴灌用水,为新建苹果园免费提供苗木,并对所有贫困户的苹果以高于市场0.2元的价格收购。对有养牛、养猪或者养羊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公司也有相应的支持。例如贫困户要养牛,在享受各项补贴后,只需投入1000元的成本买一头牛崽,买来的牛由公司代养并负担剩余费用,根据“保底保本分红”的优惠政策,三年后连本带分红,贫困户可拿到7000多元。

在帮扶的过程中,该公司着眼因户施策,***,对各种原因致贫的贫困户无差别对待,实施“多点位”帮扶。没有果园的贫困户,公司安排每户一人进公司就业,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20%;没有劳动能力的,公司免费上门提供基本生活用品。贫困户李忠贤夫妻二人都为聋哑人,妻子轻微智障,女儿去年考上大学,家庭极其困难。在提供基本生活用品的基础上,公司为李忠贤找了一份在村委会看门的工作,还包揽了其女儿上大学的全部费用,解决了他们家的后顾之忧。

“我只是觉得,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应该尽一份社会责任。”公司董事长李金斗说。

民丰合作社:“保姆式”扶贫

通讯员李涌党雄

郝秀财今年4亩苹果园套了7万只果袋,而他却仅仅花费了400元,比洛川县其他套了同样多果袋的果农,少花了2400元。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双重身份:既是洛川民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又是贫困户。

据民丰合作社工作人员郝延红介绍,合作社每年会以成本价加补贴的方式给社员供应肥料、农药和果袋等农资,如果社员是贫困户,那么他将免费得到农资等扶持。因此,有着双重身份的郝秀财免费领到了果园所需的全部肥料、农药和6万只果袋。

另外短缺的1万只果袋,郝秀财从民丰合作社里购买回来,“合作社还另外每箱(3000只袋)给我补贴了15元钱。”他说。

而贫困户张清飞不是合作社社员,他的10亩果园每年能免费从该社领到价值近2万元的肥料、果袋等农资,就连使用的农机具都是合作社免费提供的。在合作社的帮助指导下,张清飞的果园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果品商品率高。去年,由合作社出面联系,他的苹果被河北美食林超市收购,每斤比村里人多卖了近1元钱,总共多收入2万多元。

该社2009年在洛川县菩堤乡成立,并开办了农资和农机具超市,社员们可以享受成本加补贴的优惠和免费使用任意农机具等实惠,苹果成熟后,该社以高出市场价0.2元/斤的价格收购。目前,入社社员共680户,占到周边7个村组800户的85%以上。2015年被评为全国示范合作社。

2015年,该社主动承担起了当地26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针对不同致贫原因,采取物资扶贫、技术扶贫、销售扶贫、电商扶贫、学业扶贫、理财扶贫和环境扶贫7种形式的12种模式进行“保姆式”帮扶。郝秀财、张清飞都分别享受到了其中的8项帮扶模式。除去正常的物资、销售等帮扶外,他们还享受到了资金、务工补贴和技术帮扶等。仅去年一年,民丰合作社为贫困户免费发放的肥料、果袋等物资就达100.17万元,贫困户户均减少生产性投入1.54万元;高出市场价0.25元/斤收购贫困户苹果215吨,户均增收4134元。

“我们每年还要投入10多万元,按照苹果时令管理对贫困户进行10多次免费技术培训。”郝延红说,“这其中还有5户没有果园,在我们的培训下,已经有2户成为技术能手并用自己的技术开始挣钱了。”目前,该社帮扶的贫困户已有19户实现了脱贫。“我们正在积极将这些脱贫户吸纳进合作社,确保他们能退出,不返贫。”郝延红说。

据悉,该社现在已经加入到洛川县非公经济***联盟之中,主动向政府申请新的帮扶对象。

常三五和他的“牛奶猪”

通讯员党雄

第一次听说并见到“牛奶猪”,是在洛川县交口河镇老河湾村的贫困户常三五家里。

常三五一家有六口人,母亲和兄弟因先天智力缺陷无劳动能力,妻子因脑梗后遗症半身不遂,常年卧床,两个孩子刚上小学,这个年近半百的中年人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为了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常三五将自己的6亩果园承包了出去,在家里办起了家畜养殖,养了4头牛、3只羊,每天开着三轮摩托车,给附近延安炼油厂的客户送鲜奶。

“我送了七八年鲜奶,近两年受到市场上瓶装奶的影响,订奶的人不是很多,今年经过政府帮我上门宣传,增加了30多户,现在订奶的客户已经有50多家。每天能产一百斤左右的奶,能送出五六十斤,一斤奶4块钱,每天毛利润就是200多块钱。”常三五笑眯眯地说。

“每天剩余50多斤新鲜牛奶和羊奶,不能再放到第二天卖给顾客,自家吃不完,倒了又太可惜,所以我今年买了4头仔猪,把剩的鲜奶掺到饲料里喂猪。动物和人一样,吃得好就长得快。喝了牛奶的猪生长速度非常快,4个月就能长300斤!”他边给猪喂饲料边向我们介绍,“我用井水和牛奶喂猪,养出来的猪肉质密度大、口感特别好,吃后嘴里留有牛奶的香味。普通生猪1斤能煮6两熟肉,我的‘牛奶猪\’可以煮出8两熟肉,吃过的人都说好。现在已经有2头猪被村民预订了,净收入3200元。”

虽然现在每年纯收入3万多元,已经超过了脱贫标准,但是常三五仍不满足:“我不只想脱贫,更想致富。”

“听我们村的第一书记讲,四川那边已经有了‘牛奶猪\’这个品牌,人家1头生猪能卖到1万元以上,平均每斤猪肉能卖到50块钱以上。而我的‘牛奶猪\’和人家一个养法,价钱却差了一大截,以后我也要推广建立自己的品牌,卖出好价钱。”“牛奶猪”的成功养殖让常三五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说,今后要一步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挣更多的钱,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

在得知距离自己家不远处有一块空地后,常三五主动联系帮扶干部,想在此处建一个小型养殖场,扩大“牛奶猪”的养殖规模。

“镇政府领导听了我的想法后,非常支持!镇上不仅把这块地低价承包给我修厂房,还帮我申请了3万元的贴息贷款和6000元的养畜补助。”常三五高兴地说,现在这些钱已经发到了他的手里,包扶干部还在积极联系银行,帮他想办法解决剩余的建厂资金问题。

“要脱贫,光靠政府的好政策是不行的,关键还要靠自己往前走,咱虽然是贫困户,但是可不能做光知道伸手问政府要钱的懒汉!”谈到今后的生活,常三五信心满满。

“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洛川县交口河镇政府副镇长张云鹏告诉笔者,在***中,交口河镇在整体上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的方式紧抓产业脱贫的“牛鼻子”。长期以发展苹果为主导产业,短期上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鸡、牛、羊、猪,种植西瓜、红薯、蔬菜,发展光伏等,让贫困户持续增收。同时,在扶贫过程中,该镇为贫困户树立了“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导向,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通过贫困户的积极努力,加上干部的帮扶和上级政策的支持,使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洛川以苹果产业带动扶贫开发 去年2517户7516人实现脱贫贫困村退出38个

本报讯洛川县坚持把做大做强苹果产业作为***的核心,充分发挥苹果产业在扶贫开发中的“五大效应”,走出了一条稳固长效的产业扶贫路。从2015年开始,该县每年投入1.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贫困户发展...

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