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富乡亲 记者 彭琛

延安日报 2021-05-26 09:17 大字

?●千人垂钓池一角

乡村振兴,同奔小康。近年来,黄龙县紧抓机遇,紧跟步伐,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兴起,一个个强农富民项目落地生根……美丽乡村从山水间起步,载起了产业发展的动能和百姓的幸福生活。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由于黄龙县生态多样性,所以每个村子的乡村特色也迥然不同。近年来,石堡镇利用当地优势,打造了西北地区首个千人垂钓基地。“这个垂钓基地长200米,宽150米,供氧设施是全国唯一一个磁悬浮供氧机。通过‘五一’3场比赛,垂钓选手们反响很好,下一步我们将在基地旁边打造烧烤园,让钓手垂钓完以后到烧烤园品尝美食。”尚安国际垂钓基地负责人申晓明说。

千人垂钓池按照国家一类赛事标准建设,初步计划2021年每季度办一场千人赛事,每月办一场500~800人规模赛事,常态化举办日常小钓,真正将这里做成赛事旅游目的地和垂钓爱好者的常驻地。随着赛事的不断开展,梁家河村垂钓小镇的产业转型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形成体育赛事和生态旅游有机融合,更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渠道。梁家河村村民张向中说:“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好,每一个重大的节假日,都会举行大型垂钓活动,游客是越来越多,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创业,不用辛辛苦苦到外地打工了,生活以后会越来越好的。”“这次赛事村民用工达到300余人次,今后,我们的村民将开办民宿、农家乐等,尽快让群众镶嵌在这条产业链上,让更多群众享受赛事红利。”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克强说。

除了垂钓基地,走进梁家河村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映入眼帘的是枝条遒劲的苹果盆景,姿态奇特的主干倚立在盆心。梁家河村专业合作社利用集体土地,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将果农们从单一分散种植销售变成抱团发展。“盆栽大棚里有我4亩地,一亩地700块钱,这一年就是2800块钱,而且我还在这个大棚里面务工,既能有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梁家河村村民辛长明说。

梁家河村专业合作社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色,主要发展果品盆栽产业。“你看这些盆栽苹果和樱桃,不仅可供观赏还能品尝,过去苹果都是论斤卖,我们的苹果是论个卖呢。”梁家河村党支部副书记车新林说。

“今年以来,石堡镇依托梁家河村尚安国际垂钓基地常态化举办系列垂钓赛事,打造产品多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国内一流垂钓小镇,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规范运营安善老磨清泉豆制品加工厂,带动村民参与豆制品加工销售,增收致富,并且打造了一个农工一体光伏社区,巩固山地苹果示范基地,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提升中蜂养殖水平,增加设施养殖品类,真正打造以光伏产业为主,特色农业为辅的农工一体新社区。”石堡镇副镇长漆永辉说。

新闻推荐

高大妈足不出户领到养老金

4月30日,黄龙县石堡镇安善村76岁的高梅香老人穿戴整齐地等在家中,仿佛家里要来重要的亲戚一般。“一会儿,县城乡居民社会养...

黄龙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