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育桃李 奋进谱华章 黄龙县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纪实

延安日报 2020-09-10 06:27 大字

?●学生在自主课堂上讲课

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下交流

?●小学生朝气蓬勃

通讯员 窦可 军记者 常青

这个开学季,黄龙县居民吉应龙脸上挂满了笑容,小女儿顺利考上黄龙中学,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娃娃的考试排名平时在班里总是很靠后,考完试后,我都以为没希望了,真没想到还能顺利升入高中。”吉应龙逢人便说,“听说,黄龙县初级中学整体考得好,均分在全市名列前茅,希望将来能像她姐姐一样,考一个名牌大学。”

作为高中毕业生家长的杜子龙,同样为孩子感到骄傲。孩子杜梦奥今年高考成绩优异,理综考了239分,为了表达谢意,杜子龙特意给学校送了一面锦旗。他说:“黄龙中学的老师们严谨治学、情系学子的敬业精神让学校日益向好。我家杜梦奥以中考423分的成绩进入黄中,今年高考取得了507分,超过了一本分数线,我的孩子就是‘低进高出’的鲜活例证。相信黄中的明天会更好,我为黄龙教育点赞。”

破立相结合 实干写新篇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黄龙县委、县政府将“办好黄龙教育”列为每年“十件民生实事”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好教师难聘来,家长选择省市名校,黄龙教育曾一度陷入“囧”境。

面对困境,如何突围?

针对黄龙教育所处困境,黄龙县召开专题会议,科学谋划、精准发力,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强化高中教育管理提升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黄龙县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2020-2025)》等一系列推进新时代黄龙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障教育优先,为黄龙教育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至2020年,黄龙教育被定位为“教育突破发展年”,一系列措施开始付诸行动。目前,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已见成效。

这期间,黄龙群众看到,他们曾经熟悉的黄龙中学就要大变样了:两座旧教学楼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教学大楼。这是黄龙县委、县政府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扎实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而投资兴建的教学硬件设施之一。

这期间,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现代化有序推进。累计投入8569万元,建成瓦小、圪小、白小、黄中教学楼、保教楼、宿舍楼等,实施驾校汽修实训基地、城区学校配餐中心、标准化操场、旱厕改造、浴室改造、环保锅炉改造等设施项目19处(个),完成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平台、中高考标准化考点、智慧校园等7项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在全市率先实现校园安全网络、一键式报警、保安配备封闭式管理“三个100%”。

这期间,与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同步进行的是教育软实力的提升。全县聚焦“教育突破发展年”目标任务,大力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管理团队,完成了黄龙中学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教育教学人才引进,扩大招录年轻特岗教师220名,先后与延安、渭南、西安等地12所知名学校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办学联盟,形成了教育资源共享、课堂模式共用、教育科研互动的新格局,“陶行知教育思想”等先进办学理念在黄龙落地生根。

这期间,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稳中有升、突破发展。群众对高中教育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不断攀升,优质生源逐步回流,职教招生改革任务圆满完成,高考质量稳步回升,中考质量连创新高。

黄龙县初级中学为何能够连年取得好成绩?该校教师郑侠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学校近几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绝不是偶然,而是我们一起奋斗所获得的。首先,我校有一个凝心聚力、团结和谐的育人磁场;第二,我们聚集了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第三,我们拥有一群朝气蓬勃、阳光自信、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他们充满着活力,勤于思考,大胆质疑,刻苦努力,互帮互助。”

而作为黄龙中学一线教师的蔡海霞,经历了教学生涯的革新,目睹了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说:“新一届校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全校树立了全新的办学理念,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在教与学上,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积极探讨、思想碰撞、张扬个性,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教研会上,老师们交流得特别热烈,积极探讨先进的教学方法,既增长了专业知识,又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在黄龙中学校园的宣传橱窗内,可以醒目地看到该校引进和树立的全新办学理念和策略:“敬畏生命,立德树人。”“点燃生命激情,唤醒自主意识;激发内在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一思举止是否为学生表率;二思育人是否让学生主动;三思教学是否让学生学会。”

黄龙中学校长王延生说:“黄中的课堂教学已形成了‘四环节’自主高效课堂模式,唤醒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意识。教育改革永无止境,自主教育永无止境,只要我们不断改革创新,黄中一定会实现新的腾飞,黄龙的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一定会得以实现。”

今年,黄龙中学高考二本上线突破百人大关,参加高考166人,其中一本上线7人,二本上线101人,较去年增加61人。中考质量再创新高,2020年全县参加中考292人,达到高中录取分数线222人,上线率76%,高出全市16个百分点。

乘上“三套车”铺开新一页

黄龙县教科体局局长范小秋说:“只有点燃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内生动力活力,使教师在思想上有所触动,工作上有所行动,才能有效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我们围绕用实用足用活‘三项机制’,积极实施鼓励激励干劲的‘三套车’制度,就像一块‘灵石’投入静水中一样,激起层层涟漪,使多年的教育管理难题得到稳步解决,有效推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压力、动力、活力的良性转化,‘三套车’给我们带来了新气象。”

据了解,实施“三套车”,是黄龙教育打出的一套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组合拳”。第一套车指推进校(园)长职级制改革:以职级待遇改革为引领,在校(园)长、副校(园)长学校管理层形成前所未有的竞聘上岗氛围。今年暑期校(园)长的聘任,全县严格坚持破立结合、疏堵结合、选育结合、政策待遇结合、人编岗结合、改革稳定结合等6条原则,有力激发了岗位竞聘热情,形成了“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全县校(园)长、副校(园)长共设46个岗位,参与竞聘72人,通过笔试、答辩、考核、评议,完成续聘校(园)长20位,新聘26位,其中新晋上岗22位、平行交流4位。第二套车指实施常态化教师职称评聘:从2019年起每年都及时为教师开展职称评聘,在职称评审中创新实施绩效量化积分制,积极稳妥地解决了多年来教师职称评聘积压遗留问题。第三套车指落实教师专项待遇:即落实班主任和保教人员补贴、乡村教师基层补贴和生活补助,特岗教师享有与正式在编教师同等待遇。“三套车”有效激发了教师队伍内在动力,各校焕发出一派生机活力,走进黄龙每所学校,立刻就能感受到巨大的变化。

“以前,班主任需要学校领导专门做工作才有人干,且动力不足、被动工作,班级管理缺乏创新活力,很难干出成效。现在有了激励措施,老师们纷纷争着要担任班主任,由原来的‘让我干’变成了‘我要干’,形成了竞争上岗、择优选用的局面。据我所知,去年秋季开学,全县中小学131个班级,报名要当班主任的就有190余人。现在,我们学校班主任工作特色亮点纷呈,班级管理水平和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黄龙县初级中学校长张红军借着“三套车”的东风,把学校管理得更加风生水起了。

目前,黄龙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社团由原来的39个增加到78个,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学校社团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又能锻炼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是提升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然而,学校社团工作既费时费力又很难出成绩,教师更多的是被动应付。社团活动纳入教师职称评审量化积分的新机制,激发了教师创新开展学校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这套“组合拳”,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骨干体系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共培养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70人,县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114人,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工作热情不断增强,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办好“大教育”绘就新蓝图

“我们在积极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牢固树立起办好‘大教育’的思想。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循序推进平安校园、健康校园、书香校园、活力校园建设,持续增强环境育人功能,全力强化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创新发展特色教育,努力办好职业教育,积极引入民办教育,让教育融入到黄龙经济社会发展之中。”黄龙县教科体局副局长李玉泉说。

走进黄龙中学,新建的拥有时代气息的多功能教学楼已投入使用,优雅整洁的环境让人神清气爽。各学校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和大力发展学校优良传统,以文化人,形成一校一品的育人特色,做到人文环境相得益彰、一草一木都育人。

黄龙县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的李伟豪这几天很激动:“听老师说,本周要带领我们去‘锦绣黄龙’。去年,我们去过瓦子街,祭扫了烈士墓,还去了‘树顶漫步’,接受了自然科普教育呢,收获真多。”这是学校充分利用黄龙“红+绿”育人资源所开展的社会实践和研学旅行活动。每到节假日,黄龙各学校都有序组织学生到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等革命纪念地,聆听英雄故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或利用黄龙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探索自然奥秘,欣赏自然美景,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或依托全县建立的核桃、苹果、中蜂、中药材等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黄龙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等,从小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优秀品质和爱黄龙、爱家乡的思想情感;或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开展敬老孝老活动,接受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每到寒暑假,黄龙县科技馆、中蜂产业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地方就热闹起来了。据科技馆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来参观的孩子络绎不绝,大多是爸爸妈妈带着,也有组团来的;有黄龙本地的,也有外地学生。他们参观完科技馆,还会去吉家河的中蜂产业园参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办的舞蹈、音乐、足球、滑轮等兴趣班,前去报名参训的孩子也挺多。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又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听说,黄龙要建‘延安冰雪运动学校’了。这下我家孩子也有机会学习滑雪技术了。”住在水磨坊小区的乔女士高兴地说。去年,黄龙县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建成了“全民冰雪运动乐园”,并相继承办了省级以上滑轮冰雪3项赛事,既为学生提供了冰雪运动训练、竞赛的场所,也掀起了全民爱上冰雪运动的热潮。黄龙县委、县政府已筹措启动资金3000万元,全面实施延安冰雪运动学校建设。学校建成后,将为黄龙、延安、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培养大批优秀冰雪运动专业人才,也将给黄龙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搭建新的平台、注入新的活力。

开学季又到了,王先生准备把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转到行知实验学校去,因为他打算到外地务工,行知实验学校可以全托管。近几年,黄龙十分注重各类教育的多元办学和发展壮大。通过公办民营方式,创办了水磨坊幼儿园、三岔幼儿园和行知实验学校,积极促进公民办学校形成竞争、交流、协作发展的新态势,从而全面提升黄龙的教育水平。同时,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打造了核桃、苹果、中蜂、中药材、生态旅游等独具黄龙特色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有力推进了新时期职教事业改革发展,为全县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培养实用技能人才。

新闻推荐

黄龙县瓦子街镇迎来丰收季 冷凉蔬菜相继熟 农民地里采摘忙

●冷凉蔬菜喜获丰收本报讯(记者彭琛通讯员张毛毛)近日,黄龙县瓦子街镇3500亩冷凉蔬菜迎来丰收季,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

黄龙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