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黄龙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延安日报 2020-04-15 06:26 大字

?●蓝天白云掩映下的水磨坊小区

?●黄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角

?●神道岭

?●界头庙镇开展冬季防火演练

巡查员正在给过往村民宣传防火知识

?●黄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树顶漫步项目

群山叠翠,碧水荡漾,有“绿色明珠”“天然氧吧”“陕西一叶肺”美誉的黄龙县又迎来了一个春天。

这里蓝天、白云掩映,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高达310天以上,空气综合指数排名稳居陕北首位;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7%,林草覆盖率达92%,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八大防护林区之一,也是黄河中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土保持区。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真真正正得到了实惠。

2019年11月16日,在湖北十堰举行的中国文明生态论坛年会上,陕西省三个县喜获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表彰,黄龙县位列其中。11月20日,2019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建设工作会议在四川洪雅召开,14家示范单位获颁新制牌匾,黄龙山国有林管理局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也是陕西省唯一一家获得此项荣誉的示范单位。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黄龙县获得这些殊荣绝非偶然,是当地在高质量生态绿色发展之路上的积极探索。

造林添绿 坚守与大山不变的约定

黄龙是一个具有森林特色,富有地貌魅力和历史传统的地方。黄龙人将绿色生态视作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靓名片,秉持“诚信包容、护绿兴业、自强奋进”精神,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植树造林、守护绿色资源成了黄龙人与黄龙大山不变的约定。

黄龙县界头庙镇西石林行政村有一个“造林王”,名叫王长贵,从8年前弃商造林开始,他的植树护绿梦想就从未间断过,为黄龙积攒了一大笔“绿色财富”。他的心里对种树有着一种执着的信念,不止一次地说:“我只要能走得动,就要让这片绿色不断蔓延下去。”

2012年,王长贵栽植了1000多亩油松,成活率达到90%以上。有了成功的经验后,2013年至2015年,他相继栽植了2000余亩各类造林绿化苗木,成活率也都达到90%以上。近两年,他又栽植了2000亩景观林。8年下来,他人瘦了、也黑了,但辛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荒山一点一点变绿。目前,林地内水土保持良好,林区已初具规模。2016年以来,王长贵获得了全国绿化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绿化奖章”等众多荣誉。

绿水青山既是黄龙的生命线,也是黄龙绿色发展的最基础支撑。黄龙人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着这片绿,植绿、护绿已经成为他们的一项常态化工作。近年来,黄龙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将党的建设与绿色发展一体化推进,在全县实施“绿色崛起·先锋行动”计划,把各级党组织打造成为践行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崛起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全体共产党员锻造成为爱绿、护绿、兴绿的先锋战士。据了解,2019年,黄龙全县完成营造林4.65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5.54万株,绿化乡村道路76公里,打造绿色廊道3条142公里。

保护绿水青山 绷紧森林防火“安全弦”

黄龙县地处林区,享受生态带来“红利”的同时,也承担着艰巨的护林防火任务。森林资源管护,防火是重中之重。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护林防火工作专题会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切实将防火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各层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形成了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合力,防火责任制全面落实。县上成立了一支由森林专业消防队、半专业扑火队、县级六大党委应急抢险大队共642人组成的森林扑火骨干队伍,健全了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并与公安局天眼系统进行并网,实现了林区防火全覆盖,黄龙连续8年荣获全市森林防火先进集体。

在黄龙崎岖蜿蜒的大山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带干粮、水杯,每天都要踩着坚硬的石头走上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山路,巡山执勤,林间的一草一木他们都熟记于心,早出晚归,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黄龙大山。界头庙镇范家卓子社区林场的王喜春,就是这样一位大山防火员。这项工作他一干就是29年,每到防火期,他风里来雨里去,巡山从不间断。“护林防火员就是为了林业奉献青春,这些年也不知道磨坏了多少双鞋,挂烂了多少衣服。”王喜春说道。巡查是寂寞乏味的工作,长时间的坚守,没有人陪他说话,他就苦中作乐,学会了写诗。他的朋友圈就是他热爱工作最好的证明,里面记录了一首首他自创的“打油诗”,呼吁人们理解防火工作,爱护草木、文明祭祀,共同守护这片生态净土。

“野生动物保护、打击滥砍滥伐、非法征占用林地,严厉打击各类毁林违法犯罪行为等,这些都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基层森林公安工作用四个字说就是‘忙、乱、杂、苦’,也照顾不上家人。但作为一位民警,办好林政案件、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是我的使命,黄龙这片绿荫需要大家一起来守护。”圪台乡森林公安民警王江龙感慨地说。王江龙今年刚刚33岁,却已在黄龙县圪台乡的林区里奉献了14个春秋。他的父母都是林场职工,从小他就是在林子里长大的,对森林有着特殊的感情。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守护这片森林。工作中,他是既出外勤又搞内勤,经常两三个月都回不了家。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也换来了单位的肯定,他连续7年被延安市森林公安黄龙分局表彰为先进个人。

“冬春草木干,严防火烧山”“森林一把火,大地两行泪”“进入林区,严禁明火”。在黄龙,这一句句护林防火标语为大家耳熟能详。宣传、教育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黄龙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平台,采取设置宣传牌、设立检查站等多种手段,开展了多渠道、全方位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强化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把保护森林资源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创造了连续6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佳绩。

据了解,2018年至2019年县上共开展森林防火专项宣传80余场次,设置各类宣传站点60多个,出动宣传车辆480多台次,刷新各类防火宣传牌1500多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物品5万余件,刷写防火宣传标语600余条,防火彩铃提示800余人,短信提醒服务发送10万余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防火信”3800余封。

黄龙县还不断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物多样性得到良好保护,目前植物种类达到了1012种,国家级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9种;野生动物种群达到了225种,其中褐马鸡、金钱豹、原麝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种。

打好“四大保卫战” 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黄龙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蓝天、净土、青山、碧水”四大保卫战更是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为高质量发展的黄龙增添了绿色新动能。

“下了高速,沿途一路美景尽收眼底,街道非常干净,漫步在黄龙街头,所到之处,均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不少来过黄龙的人都这样评价道。2019年,黄龙县持续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严控扬尘污染、秸秆焚烧,全面淘汰黄标车,完成城区16台燃煤锅炉拆改,持续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2天以上,黄龙县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市第一。

为了打赢“净土保卫战”这场“硬仗”,县上一方面摸清“土地家底”,实行常态化监测,完善土壤监测、治理修复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出台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奖补办法,把各项土壤保护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加快形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科学、合理管理土地,强力推进“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膜提效、控水降耗”四项措施,加快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和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构建起土壤保护“防火墙”。

“青山保卫战是我们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打击乱砍滥伐、乱堆乱占、非法采矿,整治乱捕滥猎、违规放牧等自然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们相继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绿卫2020自然资源执法等专项行动,实行森林资源‘一张图’调查和森林督查、国土卫片执法工作常态化,在全县形成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李海东接受采访时说道。

在河长制的基础上,县上实施了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达到先行控污治标、系统治污固本的目的。2019年,完成了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圪台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和2044户农村改厕,实施了城区次干道雨污分流、跨河段污水管网改造、生活垃圾热裂解气化处理和石堡河、澽水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同时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1.42平方公里。全域水质持续向好,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Ⅲ类标准,集中式引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蓝天白云下,青翠黄龙城,湛湛龙湖水,一幅和谐秀美的黄龙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越来越多的人被“黄龙蓝”所吸引,当地老百姓也真正感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黄龙,已成为一个天朗气清、碧水环绕、绿树繁花的宜居家园。

新闻推荐

30天坚守,留下的不仅是姓名,还有故事

3月10日,黄龙县石堡镇东西两社区防疫值守点陆续撤出,志愿者们连续30天的坚守,在今天落下帷幕,但他们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出来...

黄龙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龙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