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好风景 盛装迎客来 黄龙县文旅结合工作纪实

延安日报 2019-09-27 10:43 大字

?漂流

?百辆房车经过黄龙县崾崄乡龙腾景区画出最美曲线

本报记者 朱佳雨 通讯员 白飞

如果要用一句诗来形容黄龙县的话,“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是首选。这句诗直截了当地叙述了黄龙最好的资源是蓝天、空气与森林,也委婉地表达了黄龙县美景如画。

一花一草皆成景,那水那山尽是诗。千百年来,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而旅行正是寻美的过程。借着近年来旅游的火爆,黄龙县按照“文化做支撑、旅游促发展、作风强队伍”的总体思路,以“全域旅游示范县”“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为工作总抓手,以文旅融合发展大环境为契机,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公共文体旅游服务质量,努力增强文体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旅结合工作硕果累累。

引领:制度建设明方向

“乘云观日、树顶漫步、驾船漂流,这里的景色太壮观了,我们玩得很尽兴。”9月16日,来自湖南的教师刘仁松对黄龙游赞赏不已。

诗经中“奕奕梁山,维禹甸之”的自然壮美、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可达6000多个的梦幻居所、“黄龙人”的厚重文化、黄土高原的民俗风情……黄龙,这颗藏在陕西山区的美丽明珠,引无数游客“竞折腰”。

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给游客留下最难忘、最舒适的旅游体验,黄龙县文化和旅游局于3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

县文化和旅游局成立以来,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对做好机构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根据“三定”方案,做好行政职能梳理工作,梳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快速、有序、高效推进,较好地实现了“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目标,为推动全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做好了组织保障。

5月24日,黄龙县召开了2019年全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暨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会,提高思想认识,统一安排部署了2019年全县文化旅游重点工作及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下发了《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指标体系及工作要求》,夯实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同时,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目标,扎实开展《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黄龙县文化和旅游局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标准、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标准,完善创建资料,目前创建的步伐持续稳步进行。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黄龙县深入开展文化市场“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加强日常监管,组织开展重点时段、校园周边等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开展了全县艺术培训机构艺术考级专项检查工作。举办了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扫黑除恶业主培训会、第19个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暨“扫黄打非”工作进基层启动仪式、4·26”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系列活动。评选出2018年文化市场诚信经营场所4家。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春节、两会、清明、“五一”期间对文化市场进行了专项治理,在中高考之际开展了文化市场环境综合整治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已办结文化市场扫黑除恶案件5起。每周坚持对文化市场经营场所进行安全及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工作,常态化开展文化市场“双随机”抽查。旅游市场管理有效开展。联合各涉旅部门形成检查组,坚持在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重大节假日前,对全县各景区景点、各涉旅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时限,及时开展“回头望”活动,确保存在问题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共检查5次,多方面推动了旅游行业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规范了行业管理水平。

聚焦:基础设施聚合力

全域旅游“干什么”和“怎么干”,是黄龙县发展全域旅游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旅游成为黄龙县的金字招牌后,“新鲜客”和“回头客”增多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成为重中之重。

一组数据令人欣喜:黄龙县神道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一期建设项目已于3月底复工建设。全国旅游厕所管理系统内相关数据不断完善,全县28座厕所GPS现场定位及图片上传工作基本完成。42座旅游厕所百度地图位置申报工作稳步开展。朗读亭、图书馆、文化馆正常有序开放,为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县图书馆与县妇联联合举办了“书香飘万家共抒家国情”家庭悦读分享会。开展了“全民阅读我行动,寻找身边的阅读榜样”爱国读书会主题活动。举办了第10期“怎样填报2019年高考志愿”专题免费讲座。县演出公司分别开展下基层演出10场,送电影进军营8场次。数字电影公益放映场次164场,惠及群众16400人次。文化馆推出了青年手鼓队、青年合唱团、青年舞蹈队、二胡培训班等内容丰富的免费公开课,不断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追求。

黄龙县还印发了《关于组建讲解员队伍的通知》,抽调县直机关单位和文旅系统有讲解潜力的干部职工组成一支有素质、有能力的讲解员队伍,黄龙县文化旅游讲解员培训班已于6月24日开班,为挖掘培养“土导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黄龙县新博物馆装修工作已全面启动并举办了“打击文物犯罪保护文化遗产”专项宣传活动。以“讲好文物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为主题,开展了博物馆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发放宣传纸杯、设置咨询台等方式,营造了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同时,完成了国保单位杨家坟山遗址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定期进行文物安全大排查,开展了全县田野文物点的巡查工作,确保了全县文化遗产安全无损。

创新:活动迭生促发展

清晨迎着日光,开嗓、练瑜伽,中午吹笛,下午弹古筝、游泳,跟着老板娘去地里采摘时令蔬菜……在黄龙县白马滩镇神峪川村的农家小院内,来自荆门的游客余晓敏度过了一个轻松自在的假期。眼前这个土窑改造的标准民宿,整个暑假接待了络绎不绝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朋友介绍过来的,已经住了10多天了,这里风景美,环境好,人也热情,吃着原生态的农家菜,患了3年的失眠症都好了,不用打针、不用吃药,我都不想走了。”

“我有慢性咽炎,没想到在这里住了几天,也不咳嗽了,这里真是个福地。”谈到本次旅游体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你一言我一语,不停啧啧称赞,都说舍不得走了。

休闲宜居的地理优势,焕然一新的特色民宿,天然健康的农家菜……让这个小山村热闹了一番又一番,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户,也都吃上了“旅游饭”。

有人为修身养性而来,也有人为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来。旅游旺季,神峪川村的游客来来往往。

神峪川村仅仅是黄龙县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数据喜人,黄龙县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

今年以来,黄龙县成功举办了“冬游黄龙冰雪季”黄龙山第四届森林冰雪节系列活动,来自《延安日报》《陕西农村报》《阳光报》、新浪延安以及参加此次赛事的50个家庭及到场的2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场冰雪盛会。

2019年“黄龙过大年”春节文化系列活动的举办,营造了浓厚的春节氛围,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盛宴。举办了首届旅游美食技能大赛,设置全席宴、创新菜品、特色小吃三类奖项,进一步发掘、打造独具特色的“黄龙味道”。“2019年爽游黄龙旅游季”启动仪式以锦绣黄龙景区为平台,以全媒体广泛宣传的形式引发媒体和公众关注,开启了黄龙夏季旅游热爆起航。第二届“树顶漫步”陕西·延安黄龙65KM超级越野跑在黄龙县人民广场激情开赛,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江苏、深圳等19个省市的3000余名选手齐聚黄龙,掀起黄龙旅游新热潮。黄龙山首届“金弓杯”弹弓王争霸赛的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84名弹弓高手。

“激情五月,唱响黄龙”网络主播公益晚会成功举办,初步形成了“以文化促旅游、以活动聚人气”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格局。篝火晚会、水车曼舞等常态化活动有序推进。

黄龙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通知》,截至目前,县直机关各单位已开展常态化演出8场次,县文化馆、演出公司从5月份开始,在城区景点开展常态化文艺演出活动,“常态化演出”已成为黄龙县群众广场文化的一个品牌。

不仅如此黄龙县积极参加2019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加强旅游展品、宣传品、旅游商品推介和宣传;通过参与陕西都市广播陕广新闻《1018旅行家》节目,以“直播访谈+热线互动”的形式对黄龙旅游进行了推介。

文化馆在“群星风采”第六届陕西省群文系统业务干部技能大赛延安选拔赛上共选送了3大类17件作品,获得组织类《“三八”活动策划》一等奖、论文类《浅议广场舞与群众文化》一等奖、音舞类舞蹈《人生初见》一等奖、创作类《人生初见》一等奖、《眉户的抢救与保护》二等奖,共5项作品成功入围全省决赛,文化馆荣获“集体组织奖”。

正是好风景,盛装迎客来。黄龙县将不断规划完善全域旅游布局,全力抓好文旅融合发展,将全域旅游工作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培育黄龙县绿色发展新动力。

新闻推荐

省老年体协主席黄玮来延调研老年体育工作

本报讯(记者杜音樵)9月16日至19日,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黄玮来延安市调研老年体育工作。副市长张建波陪同部分调研并出席座...

黄龙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